首页>检索页>当前

天津大学:助力嫦娥五号月球“挖土”

发布时间:2020-12-04 作者:记者 陈欣然 通讯员 刘晓艳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本报讯(记者 陈欣然 通讯员 刘晓艳)稳了!稳了!”随着嫦娥五号着陆器稳稳地降落在月球表面,顺利展开太阳能帆板,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空间力学团队师生们的心落了地。“嫦娥”飞月前,在模拟只有地球六分之一重力地面试验场,该团队圆满完成了20多种“嫦娥”在月球着陆的工况,以确保着陆器稳稳地踏上月球的土壤。

此次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的主要任务是去月球采样返回,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挖土”。早在2009年,天津大学教授崔玉红和王建山就开始在实验室里“造土”——寻找各种合适的材料,尽量符合月球表面土壤的各参数,部分成果最先应用于嫦娥三号。

为了让嫦娥五号稳稳落月,并确保所搭载的各种敏感设备不受“内伤”,天津大学空间力学团队圆满完成了着陆器稳定性试验面和着陆冲击试验面的研制。

我国探月工程重大科技专项分为“绕、落、回”三步走,嫦娥五号将要完成的是这最后一步的“回”,并且是带着月壤样品回到地球。返回器在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的稳定性和姿态分析,也是天津大学空间力学团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通过数值模拟与试验数据比对,天大团队提供了不同的工况助力返回器,让嫦娥五号以“最舒服”的姿态安全进入大气层。

《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04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