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易正刚 扎根山村的扶贫“军师”

发布时间:2020-12-08 作者:本报记者 程墨 特约通讯员 吴宏福 周小益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初冬时节,细雨蒙蒙,果香四溢的晚熟柑橘垂挂枝头,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黄花镇背马山村贫困户王承刚家迎来好收成。

“感谢教育局扶贫工作队帮我发展产业,今年我家养猪、养鱼、种柑橘,足足增收了5万多元,也多亏易书记给我当扶贫‘军师’,让我的生活有盼头、有奔头!”王承刚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三年前,夷陵区黄花镇张家口小学原党支部书记易正刚来到省级贫困村——夷陵区黄花镇背马山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全身心为全村谋发展,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被村民亲切地称为“扶贫军师”。

61岁的贫困户王承刚先天残疾,没有左臂,一家五口生计全靠他一人操持。2014年,随着夷陵区教育局驻背马山村工作队的到来和一系列扶贫政策的实施,王承刚家的面貌得到改变,2016年顺利脱贫。

“光脱贫不行,我还要致富!”为把贫困线远远甩在后面,2019年,王承刚又贷来3万元小额免息贷款准备开农家乐。了解情况后,易正刚来到他家里商量产业发展计划。“扶贫工作队对王承刚家庭情况、周边环境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觉得他还不具备开办农家乐的条件,就给他反复做工作,劝其把钱用在刀刃上,发展产业来致富。”易正刚记忆犹新地说。

思前想后,易正刚为其规划起一张家庭发展蓝图:喂养生猪,开发鱼塘,种植柑橘、李子。随后,村里又为他安排了一个公益性岗位。现今,王承刚一家生活过得红红火火,今年柑橘丰收产量近1.6万斤,卖了24头小猪崽,人均收入一万多元,一家人的精气神足了不少。

背马山村群山环绕,是一个集柑橘和特色小水果、农旅融合为一体的小村落。易正刚考虑到产业发展是背马山村脱贫出列的基础和关键,遂在综合考量村内每家贫困户经济实力、劳动能力的基础上,对全村果蔬种植产业统筹施策,统一布局“橘园、果园、茶园、菜园”,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使得每家贫困户的产业“生根发芽”。

扶贫要“输血”,更要“造血”。为让村民致富,易正刚想了不少法子。

“我们工作队为市场主体牵线搭桥,引进了大成航模基地。基地落地后,背马山村引进市场主体2家,发展专业合作社5家、家庭农场2家,并帮助24户贫困户解决了就业问题;还带动了周边农副产品的销售,每年销售额达25万元。”易正刚对该村扶贫开发项目如数家珍。

在易正刚看来,扶贫工作犹如教书,每家贫困户都是他的学生,在这场扶贫大考中,任何一个都不能落下。

“我们工作队要再接再厉,对贫困户‘扶上马还要送一程’。继续加大扶贫力度,重点帮扶特殊群众,确保脱贫不返贫,让背马山沿着我们的规划蓝图继续前进。”易正刚坚定地说。

《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08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