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内蒙古列出师德失范负面清单

明确教师职业行为“红线”

发布时间:2021-01-19 作者:记者 郝文婷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本报讯(记者 郝文婷)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出台《关于高等学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意见》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分别列出高校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失范负面清单,并明确了相应处理或处分规定,建立起教师违规惩处和责任追究机制。

为确保惩处机制落地落实,让教师清楚把握职业行为“红线”,内蒙古对高校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逐一细化、分别列出15项具体失范行为负面清单,明确教师工作期间炒股、经营微商及在微信群、家长会公开批评、辱骂家长等行为都属于师德失范行为。同时,内蒙古明确各地各校界定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应包括但不限于负面清单列出的情形。

按照规定,教师出现违反师德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或处分,其中处分包括给予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开除等,处理包括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检查、通报批评及取消其评奖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岗位聘用、工资晋级、干部选人、申报人才计划、申报科研项目等方面的资格,并明确取消相关资格处理的执行期限不得少于24个月。对于高校教师而言,担任研究生导师的,还将给予限制招生名额、停止招生资格直至取消导师资格的处理。

对于因师德失范行为被依法依规撤销教师资格、清除出教师队伍的人员,内蒙古明确,自治区范围内任何学校不得再聘用。

《中国教育报》2021年01月19日第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