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放开眼量算大账

——山东省滨州市“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工程”纪实

发布时间:2021-04-06 作者:特约通讯员 王蕾 来源:中国教育报

W020210401386623069514_600.jpg

滨州苍龙湖实验学校地理课上,杨树常老师指导学生学习“经纬线”知识。滨州市教育局供图

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市高级职称教师中有175人提出了重返一线上课的申请;全市设置“名师”岗位657个,农村教师占比超六成;城区到农村学校竞聘“名师”岗位人数达105人;安排专款专门用于教师队伍绩效奖励……这是山东省滨州市积极探索师资管理“挖潜”“补新”,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水平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针对影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一堵点,决心以队伍体制“再改革”为切入点,上马“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2020年,该市这一做法获评山东省“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十佳案例”。

精准破局,聚焦发展“软肋”定基调

城乡间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大差距”现象和教师队伍待遇配置上的“零差距”标准,始终是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两大历史痼疾,更是制约滨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软肋”。

为破解这一“软肋”,滨州市教育局党组一班人集中一个月时间,分头下沉到各县市区调研考察,实地掌握第一手数据。通过数十次座谈交流、无记名投票等线下互动,他们提炼梳理出了影响学校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六类瓶颈”——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力量薄弱,农村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科配置不合理,激励机制缺乏、优秀教师提升存有“天花板”现象,教师队伍活力不足、出现吃大锅饭情况,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不畅不快,优秀师资补充长效机制未能形成……

锁定“靶心”,精准出招。山东省滨州市以此作为教育改革突破口,在2020年3月17日召开的全市深改委第四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工程”改革方案》,并将其列入全市“7+3”重点改革攻坚任务,明确了“以问题定课题、用改革做路径、以创新求突破”的改革主基调。

思路决定出路,方向决定导向。该市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决心以实施“名师计划”工程入手,打破传统做法,盘活教师队伍整体活力。为此,他们坚持“优中选优”改革主基调,在引导优质师资均衡配置上蓄劲发力,探索构建“重业绩、奖实绩”的改革导向,更加突出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同时间接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在绩效工资改革中,引领各县市区学校积极推行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在盘活现有教师资源、放大学校管理效益上下功夫,引导教师尤其是高级教师到教学一线满课时量工作,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缺编等问题,使教师队伍更富活力、更有干劲。

以奖激效,“名师计划”改出教师队伍新活力

上个学期,滨州市教育战线爆出一大“冷门”:刚进入“名师计划”的博兴县博奥学校教师任秋芬,通过层层选拔,正式赴远离城区的湾头中心小学任教。

从城区学校转移到乡村学校,不仅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工作内容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任秋芬能否承担起“名师”的责任?通过不懈努力,这位“名师”不负众望,短短一个学期的表现异常惊艳。她积极执教校内公开课,在跨乡镇送课观摩课活动中上课,同学科听评课、跨学科听评课轮番进行,撰写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案例,在湾头中心小学组建舞蹈社团……同事们都说,这个从城里来的“名师”不仅带好了自己的班级、教好了自己的科目,更给其他教师带来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为破解农村骨干教师不足、缺乏优秀教师激励机制等发展瓶颈,滨州市创造性提出了实施“名师计划”,即根据专任教师数量按比例均衡设置“名师”岗位,按照“农村岗位每人每月2000元、城区岗位每人每月1000元”的标准实施岗位奖励,并研究完善教师跨学校、跨区域交流机制。通过组织教师竞聘、落实奖励待遇,引导一线优秀教师跨学校、跨区域竞聘交流。

成效要下移,关键在落实。2020年5月,滨州市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实施滨州市“名师计划”的工作方案》《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的实施方案》,并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将实施情况列入市委、市政府督查事项,纳入对县市区政府的考核。

思路一转,清风自来。如今,新的挑战机遇,着实吸引了不少老师报名竞聘“名师”岗位;该市下辖的七县两区全部完成了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转型;在落实绩效工资增量、撬动绩效工资存量的基础上,由各学校自主确定绩效工资发放的具体项目、标准及办法,突出“薪酬待遇与绩效考核尤其是课时量挂钩、向教学一线倾斜”主导向,学校内部分类管理、合理拉开绩效工资收入差距的新分配机制也已经辐射到具体岗位上。

重构体制,“县管校聘”激出集团办学新潜能

作为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实验小学的音乐教师,陈燕从教20年来,一直是校园里“固定的风景线”。她多次向校领导提交到乡村支教的申请,然而每次都被以“没有政策”为由驳回。直到2018年,在滨州市教育局“县管校聘”改革举措的支持下,她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如今,她在该县柳桥镇中心学校干得红红火火,已经成为孩子们眼里全能的“音乐大师”。

“原先一直认为,这辈子就窝在实验小学,再也没机会圆梦了!”陈燕说,没料想“县管校聘”政策的出台,给她和许多同事带来了转机。2016年,滨州市积极对接南方有关集团化办学的先进经验,启动了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工程。举全市之力,穷三年之功,引领全市中小学教师交流初步实现了由“学校人”到“系统人”的转变,有效破除了多年来困扰教师队伍管理的陈旧管理模式积弊。

2020年以来,为更好助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工程”高质量落地,该市继续深化“县管校聘”改革,充分发挥好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在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中的职能作用,加大校长、教师的交流力度,进一步实现师资队伍的均衡配置。

多措并举,激发活力。实践中,他们坚持立足全市实际绘“蓝图”,多次开展基层调研、外地取经,从加强顶层设计、推行层级督查、理顺职能权限等方面,有效打破学校之间原有的各自为战的传统做法,积极探索跨区域集团化办学新路子,进一步汇聚了破障能量,保证了教师大范围顺畅交流,推进了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顺利实施。

2020年来,该市成功实现校长交流207人、教师交流1118人,其中城区到农村交流220人,优秀教师的交流方向更加指向农村,师资配置实现了高效优化。

全省先行,“对标先进”创出师资培优新渠道

如何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补强教师队伍,让他们在一线教学工作中真正挑大梁、唱主角?滨州市针对优秀生源对教育事业关注不多不深、部分教师“进岗前拼命干,入编后对付干”的发展瓶颈,明确了“唯有勤为教师队伍提供优质、专业的源头活水,师资力量才能稳健提升”的突破导向。

基于这一改革思维,该市积极对接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与江苏南通等地结对互动,取长补短,科学推进,于2019年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委托高等院校培养本科师范生”试点工程,取得了良好反响。在此基础上,2020年又启动实施了“委托高等院校定向培养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试点工作,开创了山东省委托培养招收初中起点师范生的先河。

“走出去”取真经,“请进来”挑大梁。2019年,山东省滨州市教育局委托淄博师专定向培养100名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符合入职条件的定向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均做到了有编有岗;为保证优秀生源报考,确保教师培养质量,该市通过组织专题会议、强化政策宣传、实施面试考核、采取提前录取等措施,做好推进实施工作,高质量完成了招生任务,生源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对公办幼儿园实行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的县市区,该市也予以明确政策,确保“随缺随培、随补随用”。

定向培养赢未来,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起一支素质过硬的“预备役”队伍。2020年,滨州市市级委托培养师范生共计271人,申请部属公费师范生计划177人、省属公费师范生计划205人,真正“借”来了南通等教育先进地区的改革经验,保证了教师后备力量的源源不断、专业专行,同时为全省建设师资培养长效机制蹚出了一条新路。

改出新面貌,赢得新精彩。山东省滨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金梅表示:“我们靠一系列改革‘组合拳’,极大盘活了教师队伍的干劲士气,推动了校长教师交流由‘数量’到‘质量’的突破升级,有效提升了全市优质教育资源的整体均衡配置水平。”

《中国教育报》2021年04月06日第10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