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建立大学生思政理论素养度量标尺

发布时间:2021-06-24 作者:孙润南 张维维 来源:中国教育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进一步明确了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改革无论是教学理念创新,还是实践探索,都必须始终立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根本任务。而思政课改革的成效,最终要落实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上来。

评判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水准高低,除了进行定性描述和分析外,更应该注重量化分析与测评。所谓的量化分析就是通过建立一个度量标尺,去测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状况,进而回答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水平与发展态势如何?增强或提升其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途径是什么?回答这些问题是度量或评价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这样一个度量标尺的设定,实际上是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各个方面的连续过程,是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全面呈现,并对政治理论认知、情感信仰认同、参政议政实践与反思能力进行综合考察,进而尝试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预测,发现问题并为相关部门制定对策提供依据。因此,单纯采用一个或几个指标不足以分析和评价主观意识层面复杂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问题,要建立一个综合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指标体系,进而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指标体系不是一些指标的简单堆积和随意组合,而是根据某些原则而建立并能反映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状况的指标集合。因此设计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指标体系首先要综合性表达,认知、情感、价值观、意志、行为等方面都应该得到体现,而且应得到同样的重视,否则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应当充分反映和体现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内涵,从科学的角度去系统而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实质。其次要有可操作性,在相对比较完备的情况下,指标的数目应尽可能地压缩,以易于操作为限,计算方法应当明确,不要过于复杂,计算所需数据也应比较容易获得且比较可靠。最后要具备独立性和稳定性,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应当彼此独立,指标内容在一定的时期内应保持相对稳定,这样才能更好比较和分析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发展过程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指标体系是以简明的数理统计方法,比较全面地向人们提供被评价大学生群体整体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水准及其变化过程。具体来说,该指标体系可以在以下三个层次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提供数据支撑和情况反馈:

首先,辨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培养环节的关键问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指标体系的制定,需要对被评价对象进行系统分析和辨识,并在多年积累的数据基础上展开归纳、比较和分析,总结变化趋势进而确定被评价对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事实上,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所要判断或度量的问题正是被评价对象的主要方面,指标体系通过其总体效应来刻画被评价对象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总体状况。由此以使决策者判定与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相关的关键问题和优先发展领域,同时也掌握这些问题的状态和进展情况。

其次,提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情况的简单画像。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指标体系可以引导高校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政策制定者与决策者在制定各项政策和决策时,能够以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水准的可持续增长为目标,持续增强大学生对党和国家主流价值观、战略原则、政策制度等方面的认同,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凝聚力量。同时,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指标体系可以强化和改进社会各界对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了解,促进社会各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提升的相关计划和行动的共同理解,并采取比较一致的积极态度和行动。

最后,提供思政课程改革和相关政策的效果反馈与数据总结。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指标体系可以反映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发展情况和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使相关人员可以随时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提升工程的发展进程。这些信息的反馈能使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及时地评估政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而对政策加以改进或调整,成为决策者和管理者的调控工具或预警手段之一。通过指标体系序列,决策者和管理者可以预测与掌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发展态势和未来走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制定、微观调控或系统结构的调整。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度量标尺,也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指标体系的未来构建,应该更好地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对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行为、学习结果等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可量化测量、可传递记录。为大学生“精准画像”并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培养的各个环节,可以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配置效率与精准力度,最终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机制更加优化。同时,还要与时俱进更新指标体系中的变量因素。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指标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要随着国家政治生活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更新迭代,以实现与时俱进。最后,将其与教育部思政司、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中心等诸多权威机构发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结果对标,在此基础上不断地优化结构、因素、赋分等内容。

(作者单位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7JDSZK004]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1年06月24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