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农民继续教育,涉农高校大有可为

发布时间:2021-08-20 作者:本报评论员 来源:中国教育报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这些年来,安徽农业大学注重农民继续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乡村人才,充分说明在乡村振兴中涉农高校大有可为。

如何“为”之?高校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参加继续教育的对象是农民,具有不同于在校大学生的特点和现实需求。一般而言,大学生的特点在于素质高、学习能力强、创新思维好,但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意愿不强。而绝大多数农民恰恰相反,虽然普遍学历较低、综合素质不高,但他们拥有迫切提高自己生产技能的强烈意愿。因此,像安徽农大“村大工程”面向区域特点和学员实际需求设置课程、编制灵活的教学计划等,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很好地解决了农村人才培养的种种瓶颈。

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是发展趋势,涉农高校在策划培训项目、设立相关专业、搭建课程体系的时候应该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特点,增强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的适切性。安徽农大“村大工程”根据地方特色开设不同的学习课程,实现差异化特色培养,有效解决了“学、用、产、教”脱节的问题。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国家推进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农业生产领域出现很多新问题,安徽农大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组织开办“现代青年农场主”“农业经理人”培训班,实现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横向贯通,为持续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只要瞄准“农”字,因时、因地、因材、因需施教,涉农高校就能培养出更多留得住的高素质“三农”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中国教育报》2021年08月20日第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