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新时代呼唤更多“大先生”

发布时间:2021-09-23 作者:黄艳 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那么,什么是“大先生”?“大先生”应是教育家或有教育家气质的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

大家耳熟能详的教育家,多有如下共同点:一是有崇高的社会理想、鲜明的教育理念、长期扎实的教育实践;二是他们的教育实践有广泛的当代影响力,他们的思想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力。他们心心念念的,是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希望经由教育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什么是有教育家气质的教师?其实,也应有崇高的社会理想、鲜明的教育理念、扎扎实实的教育实践,以及惠泽一方的教育影响。比如,笔者认识的一位县城名校校长,调到偏远的镇中心小学当校长后,发现这所小学硬件设施差、师资水平低,学生留不住。但经过这位校长和老师们几年的努力,学校有了自己的教师讲坛、自己的“专家”,办学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在这里就近读书,这不是一种惠泽乡里的影响力吗?在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春天,全国各地教师在疫情阴霾下坚持在线授课,通过各种途径给孩子们传递温暖、信心与爱,谁能说这样的教师没有影响力呢?这些教师都是抱着美好的社会理想,怀着对学生满满的祝福从事教育工作,他们也许很平凡,但他们把教育的诗篇写在校园,写在学生的生命里,他们是在为未来更美好的社会奠基,他们已经具备了教育家的气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大先生”了。

如何做“大先生”?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先生生活的年代,他们的理想是建立一个不受欺辱的强大国家,新中国的建立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现在小康社会已全面建成,下一步我们要努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做“大先生”,必须坚定这一信念不动摇。如果我们不是抱着这样的社会理想当教师、办教育,而是走唯分数、唯升学的老路,就是理想信念不清晰、不坚定。

其次,必须要围绕社会大局。学校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感,关心时事、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决不能要求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校长、教师应积极引导、指导,如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这不是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吗?不是化解群众难题、为群众办实事吗?在这方面,学校还能做多少、还能走多远?这是时代给我们的命题。每位教师、学校管理者都应将之作为一个课题去认真思考。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志愿者活动等,教育也都应主动融入,贡献力量。

再其次,必须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教师是一个无私奉献的群体,主流是令人尊敬的。笔者注意到,最近一些地方提出课后延时服务向暑期延伸,主流媒体大多予以积极评论,很多家长也赞成。但也出现了另一些声音,认为课后服务向暑期延伸,就是取消寒暑假;认为教师自愿参加的政策,是“被自愿”,特别是把鼓励教师参加叫作“道德绑架”。所谓“道德绑架”,就是拿很高的道德标准要求别人,自己却做不到,也不想去做。笔者认为,提倡敬业奉献绝不是道德绑架。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非常崇高的社会化情感,没有敬业,没有无私奉献,社会各行各业都不会有发展。各行各业的奉献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空间,教师同样以奉献回馈社会,这是全社会理应推崇的一种价值观。

(作者系河南省安阳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中国教育报》2021年09月23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