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认识时代 理解教育

——与教师朋友谈社会学书籍阅读

发布时间:2021-10-13 作者:陈心想 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育之所以对塑造人那么有用,是因为人的“幼态持续”时间比较久,也就是从出生到独立谋生的年幼状态延续时间比较长;个体在这个期间要接受父辈的监护和“养育”实现“社会化”,掌握生存所需要的文化和社会技能,而教育恰恰主要发生在这个阶段,成为一个人是否能较好地完成“社会化”的关键。

教育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我们教师要理解教育,就需要对社会有所了解。而作为复杂系统的社会,其研究也形成了一门专业的学问,称为社会学。虽然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社会里,但对社会要系统地理解还需要有所凭借,比如社会学书籍的阅读。近些年有些教师朋友让我推荐社会学书籍,因为领域太广,文献似海,不知该如何选书阅读,以满足提高教师基本素养的需要。虽然时有推荐,但总是非常惶恐,怕指错了路,不仅社会学书籍本身数量很大,推荐哪本合适很难断定,而且每个教师的品位个性和需求也不尽相同,所以也只能根据自己有限的了解进行推荐。从个人对教育和教师的一般了解角度,下面按照教师对教育的理解需要从社会发展和时代特征的了解入手,本着关切性、可读性、趣味性的原则,给教师们推荐一些社会学阅读书目。

    走出乡土的社会转型时代:认识中国社会

了解中国社会,要从现代中国从原来的农耕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转变来看,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是了解作为“乡土性”农耕社会中国的很好的读本,因为这本书已经入选高中教材,作为整本书阅读的一部分而广为中学(语文)教师所知。这本书成书于1948年,时光匆匆70多年过去了,而这又是中国和世界变化剧烈的时代,延续这本经典著作的反映当下时代发展的后续作品,可以阅读拙著《走出乡土》,副标题为“对话费孝通《乡土中国》”,还有陆益龙的《后乡土中国》和贺雪峰的《新乡土中国》,以及翟学伟的《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等,这几本书从理论和经验上把中国近数十年的社会变化和成因都呈现出来了。费孝通与吴晗等合著的《皇权与绅权》里的一些文章以及林耀华的《金翼》也可以与《乡土中国》搭配着看。

在剧烈变迁的时代,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突显出来。比如在传统社会里因为社会变迁过于缓慢,父辈的生存经验传给子辈,基本够用了,所以年龄成了资本,可是现代社会变迁日益剧烈的时代,“文化反哺”的现象出现了,年轻人反过来教给父辈知识和技能。推荐周晓虹的《文化反哺》,可以提供我们了解代际之间关系的时代转变和新时代的家庭教育。同时,社会剧烈变迁中社会信任问题也变得值得特别关注,关于信任的生物学基础、简化复杂的功能和现代社会从人际信任向系统信任的转变等都很有启发,郑也夫的《信任论》是这个领域思想与语言俱佳的作品。反映乡土性中国到城镇化变革的《城市中国的逻辑》(陈映芳著)与反映乡村与城市之间城乡接合部社会的《跨越边界的社区》(项飚著)两书可以一同参考阅读。

费孝通作为社会学大家,他的《费孝通散文》可以阅读,看一个社会学家以散文的方式表达的社会学思想,别有一番滋味。能与钱钟书和杨绛这样的作家同系列出版散文集,费孝通是绝无仅有的,尽管他自谦为“圈外人”。另一本比较通俗而又把古典社会学理论和当下社会诸多现象融合到一本书里的《穿透: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是清华大学严飞的新作,可以看作一把“理解时代的钥匙”。

关注社会分层的教师可以阅读李强著的《社会分层十讲》和陆学艺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另外边燕杰主编的《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可以从另外一个视角看中国社会分层,主要是这个领域的一些美国学者(或者美籍华人)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分层分析、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体系的变化的研究成果。

    现代性与文凭社会:全球的视野

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经典名著,对理解资本主义在西方的崛起很有启发,而且对当代社会的现代性理解比较有益。齐美尔的《货币哲学》与当代美国社会学家维维安娜·泽利泽的《金钱的社会意义:私房钱、工资、救济金等货币》可以结合着看,帮助我们理解资本主义和金钱的意义。安东尼·吉登斯的《现代性与自我认同》是认识在现代性的社会里自我与社会关系的好作品,其副标题即“晚期现代中的自我与社会”。如果你想了解我们这个大时代的诸多现象,卡尔·波兰尼的《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一书一定要读,首版于1944年,距今近80年了,但其思想穿透力惊人,美国社会学家迈克尔·布洛维沿着这一思想,提出了“第三次浪潮”,我们就在这次浪潮里。书里介绍了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市场是如何从社会关系里脱嵌而反过来侵蚀社会的,而自发调节的市场从来没有出现过,市场的扩张带来的是社会自我保护的反向运动。世界大战的“一战”和“二战”都是前两次市场扩张运动带来的反向运动的后果。读这本书还可以配合着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

文凭社会也是现代性发展的后果之一。兰德尔·柯林斯1979年出版的《文凭社会:教育与分层的历史社会学》,宣告了文凭社会的到来。尽管在中国科举和做国家管理人员在古代已经密切相关,但学历和证书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各行各业则是现代的事情。教育承担的不仅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知识和技能,还承担着社会分层和流动的功能。教育的军备竞赛亦由此难以缓解。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西莫斯·可汗的《特权: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对学校教育是如何一步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了学生的精英意识和行为以参与观察和民族志的写法有很精彩的呈现。皮埃尔·布尔迪厄与人合著的《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把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分层通过学校教育培养的精英文化的区隔,从另一个视角把教育与在社会的变迁继替中出身与阶级地位再生产揭示出来。英国保罗·威利斯的《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讲出了同样的道理。罗伯特·帕特南的《我们的孩子》和安妮特·拉鲁的《不平等的童年》都从美国的例子来展示“寒门难以出贵子”的社会状况。这些著作对我们理解郑也夫在《吾国教育病理》一书里讨论的我国教育存在的“军备竞赛”现象很有借鉴价值。

    关于知识人:知识社会学的视角

教师作为读书人,也是知识分子。如果想要理解读书人的群体,知识社会学的书籍有几本可以阅读。卡尔·曼海姆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是这个领域的开创性经典著作。刘易斯·科塞的《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这本书追溯了西方知识分子的社会背景,揭示了社会与政治的状况如何支持或阻碍着这些人的理念,而他们又是如何突破障碍影响和形塑着西方的理念世界的道理。对当代知识分子的类型、生存状况以及未来前景等关心的教师推荐阅读。布尔迪厄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一书把教育本质看作是一种“国家魔术”,它通过再生产特定符号的资本权力,保证权力的运作、转换,从而维护社会秩序,而这又是通过某种表面中立的形式进行的,实现了阶级或者阶层的再生产。同时可以搭配阅读郑也夫的《知识分子研究》。

从知识人在知识的传承创新角度来看,以人类社会古今中西的智识变迁寻找规律的研究,柯林斯的《哲学社会学:智识变迁的全局理论》一书别开生面。这里的哲学家就是比较有成就的“知识人”。比如在比较中国和希腊不同级别的哲学家数量上,在2100年间,中国在大约63代人里出现了25个主要哲学家,大约84年一个;64个二级哲学家,大约33年出一个,等等。但实际上并非在时间上平均出现,而是人才扎堆。比如宋代的新儒家,程颢、程颐是兄弟,周敦颐是二程的老师,张载是他们的表叔,邵雍是他们的邻居。这个很有意思,关心一个班、学校或者地区为什么“人才成群地出现”不妨看看书中所讲的道理。

对中国社会学历史的研究也是认识作为社会学者的知识人的一部分。阎明的《中国社会学史: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可以和陆远的《传承与断裂:剧变中的中国社会学与社会学家》搭配阅读。如果想进一步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学发展与社会学家个人生命历程的关系多作了解的话,建议翻阅周晓虹编的《重建中国社会学:40位社会学家口述实录(1979—2019)》,采访的社会学家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叙说着那个年代的学科与学者自身的成长过程。

    社会学是什么:拓宽社会学的视域

如果想拓宽社会学的视域,对古典社会学有一定了解,推荐阅读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著的《社会学思想名家》。这本书通过对社会学史上社会学家的生平和作品的介绍,帮助我们了解社会学的思想和思想发展史。这方面还可以参考贾春增的《外国社会学史》。涂尔干的《自杀论》可以用来理解个体行为是如何受到社会结构力量影响的,这也是一部社会学经验研究的早期经典,对后来社会学发展影响较大。科塞的《社会冲突的功能》是对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比较好的一个突破,其中对“安全阀”概念的提出是理解冲突不只是负面的功能,可以起到“安全阀”作用的揭示很有意义。

社会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融,彼得·布劳的《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和欧文·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日常生活,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着社会学的眼睛。还可以参考费孝通晚年的文集《行行重行行》,是从实求知,从日常生活和实践思考社会学知识的典范。

最后,关于“社会学是什么?”有不同的作品回答这一问题。彼得·伯格的《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邱泽奇的《社会学是什么》、赵鼎新的《什么是社会学》等可以从中挑选一本。如果要从概论角度鸟瞰社会学,推荐吉登斯的《社会学》和郑杭生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等教材。《社会学的想象力》是赖特·米尔斯的经典著作,在社会(科)学界影响巨大。社会学想象力的核心是把个人遭遇与宏大社会结构和历史变迁背景勾连起来形成公共议题的能力。虽然本书一般教师读起来有些吃力,但了解其核心思想还是必要的。米尔斯有句名言:“我力求客观,但绝不冷漠。”这句话表达了一位社会学人应该有的素养:富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情怀。这也是一位教育者同样要具备的精神。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1年10月13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