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追求更本真的“气韵”之美

发布时间:2022-03-22 作者:李张帆 来源:中国教育报

■青年说

新闻回放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关注未成年人医美问题,建议明确医疗整形行业经营范畴,并明令禁止对未成年人开展除容貌修复等必要医疗之外的整形项目。一些医美骗局也被频频曝光,一批批年轻人“前赴后继”,跳进医美的“坑”。

主持人语

追求美是人类的独特属性,人类的历史也可以看作是一个追寻美的历程。当商业逻辑成为影响现代社会的重要力量之时,美的追寻之旅也在发生变化。我们真的拥有为美而改造自己身体的自由吗?在改造之前,我们真的理解了美的含义和标准吗?我们义无反顾地让渡身体的主权,放弃自然的样貌之时,是快乐的开始吗?三个学生在青春爱美的年纪里反思美之真意,岂不美哉?

追求更本真的“气韵”之美

李张帆(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2020级广播电视学硕士研究生)

近年来,医美行业迅速发展,且不去细究其万般目的和难言之私,只单纯地尝试回到一个基本问题:医美,真的会让人变得更“美”吗?

当然,这一问题背后的本质是另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美是否有标准?有的话,是怎样的?生活中,有些美是显而易见的,几乎所有人置身无边花海,俯瞰碧翠河谷或远眺喷薄朝阳时,都会不由自主地赞叹一句“真美”!而美之观念也会随着时间而嬗变,会因地域种族的不同而截然不同。老生常谈的唐肥汉瘦,种种民族志所提供的“异样”审美,自不去赘述,就连当下人们对于美的理解也是相差甚远的:“网红脸”和“高级脸”的争辩从来没有停止。

总而言之,美自是有标准的,毕竟我们知美知丑,但美的标准却不是恒定不变、绝对同一的。在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中,至少讨论了三种审美:理想美,即将自然的诸多局部提取混合并加以再现;精神美,即可以透过眼睛展现的灵魂之美;以及有用的或功能之美。这三种审美所审之物,逐渐从无可更改的自然过渡到可随意改变的人之身体或工具,也逐渐从抽象的“气韵”转变成功能性的“器质”。

毋庸置疑,“器质”之美更容易形成标准。因此不难明白,整容脸在何种层面上才会是“美”的。但在过度追求“器质”美的同时,“气韵”美也会因僵硬的肌肉和皮肤而消散。当然,这两种美本是统一的,“器质美”需要“气韵美”来支撑,“气韵美”需要“器质美”来表现。但也正因为其统一性,当人的脸过于“器质”之时,也就失掉了最本真、最独特的“气韵”之灵动。

《中国教育报》2022年03月22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