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湖南南县以“普教+特教”形式送教上门超3000次——

托起特殊孩子的上学梦

发布时间:2022-08-05 作者:通讯员 刘亚军 本报记者 阳锡叶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小佳(化名),这里还有很大一块泡泡棉,想玩就走过来吧。”12岁的小佳是湖南省南县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的学生,是一名脑瘫患儿。尽管走路仍有些跌跌撞撞,但小佳还是坚持走到老师身旁。在旁人眼里,这只是老师与小佳的一个简单互动,但为了这几步,小佳的老师和妈妈付出了两年的努力。

在南县,许多像小佳这样“不太一样”的孩子获得了接受特殊教育的机会。南县自2018年起探索实行“特教+普教”的送教上门服务,切实保障重度残疾儿童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截至目前,全县先后派出117名教师为100多名像小佳一样的特殊儿童送教上门超3000次,为他们的生活打开一扇触摸世界的窗户。

从无到有,实现特殊孩子“一个都不能少”

家住南县南洲镇文卫路的周女士,孩子小星(化名)患有自闭症,前些年,周女士一直在为送孩子到哪里上学而苦恼。2018年,南县特殊教育学校筹备成立。周女士看到了曙光,决定给孩子报名上这所学校。

南县特殊教育学校开学了,仅有两名专业教师的学校招收了12名特殊学生,有自闭症儿童,也有脑瘫患者。学校的创办,让这些学生的家长松了一口气。

南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肖芬原本任职于城区中心学校,成为这些特殊学生的“大家长”后,她感受到了肩上的压力。

2018年9月,学校拿到了残联提供的残疾儿童名册。其中注册学籍的孩子108人,随班就读60人,特校就读12人,意味着还有36人需要送教上门。

“单靠特校肯定无法完成!”肖芬找到了时任教育局局长,一番商讨后,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主体的“普教+特教”送教上门方案出来了。

所谓“普教+特教”送教上门,是以南县特殊教育学校为主体,特校专职教师和其他乡镇骨干教师为核心,通过“资源统筹、区域负责、教师培训、双向沟通、建档立卡”五项机制,为特殊儿童专门设置的一种送教上门形式。

经过几年努力,2022年全县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7%。

有中求质,让每一次送教都饱含力量

家住南县的小文杰(化名)患有脑瘫,因身体原因无法随班就读。3年前,两名送教教师的到来照亮了小文杰的生活。在送教教师周思、代倩的帮助下,小文杰接触到算数、手工、朗读等知识,还萌生了考大学的梦想。

学生令人惊喜的成长背后,是送教教师的倾情付出。南县以在岗培训、跟岗培训等多样化培训为支撑,建立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爱心的送教教师队伍。近5年来,南县特殊教育学校组织全县特殊教育教师培训5场,累计500人次,基本实现资源教师、随班就读教师培训全覆盖。

除培训外,特殊教育学校还定期组织送教教师开展交流研讨。南县县委、县政府定期召开议教工作会,常态化研讨特殊教育工作。良好的师资从根本上保障了特殊教育质量,为特殊学生的潜能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我非常感谢他们没有放弃我的孩子。”面对学校的暖心行动,小佳的母亲十分感激,“一个月两次的送教,让我学到不少康复的好法子。”

5年来,南县117名送教上门教师分为13个送教组,利用节假日及寒暑假,以教师骨干包乡镇、教师包学生的形式,奔走于全县13个镇街160多个村庄,为100多个家庭送教上门:送文化、送知识、送康复、送温暖、送心理疏导。

    特色显著,让每一颗星星都闪闪发光

在南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康复教室里,教师文舒心指着一套五颜六色的珠子说,学生能够按颜色将珠子分类,这堂课就算成功了。

针对存在不同障碍的学生,学校开设的课程和使用的教学工具也各有不同。对于不会说话和表达能力不好的孩子,学校会开设语言训练课,教师用食物或玩具引导孩子开口说话和表达。对于自闭症学生,除了情绪行为矫正之外,烘焙、舞蹈课程也必不可少。总之,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教育,让无数不可能成为可能。

南县将送教学生根据残障程度分为3组。对于中重度智障儿童的教育教学,教师根据特殊孩子的实际情况及生活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传授,从孩子的感知、认知、语言及生活自理能力方面通过严格的个别训练提高康复效果。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会制定具体的辅导方案,通过设计游戏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家住南洲镇黑山坡,患有自闭症的小远(化名),在送教上门的独特康复课中喊出了“妈妈”。家住双堰村二组,患有智力残疾的小杰(化名)则学会了跳舞,从控制身体、基本训练开始,再到一个动作、一个节拍、一段舞蹈。教师上百次的鼓励、上千次的纠错终于“让铁树开了花”。如今,小远和小杰已经顺利进入南县特殊教育学校就读。

5年来,南县特殊教育领域正在发生许多从无到有、有中求质的变化。特殊教育事业纳入南县教育事业整体规划;“十四五”期间,择址新建一所高标准特殊教育学校;全县范围内推进融合教育。越来越多的光,正在照亮特殊学生的人生。

《中国教育报》2022年08月05日第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