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肖艳萍:铁了心要把乡村学校办好

发布时间:2022-10-19 作者:特约通讯员 闫锁田 来源:中国教育报

车子从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城出发,翻山爬坡,绕过山路十八弯,近一个小时才到新城乡初级中学。

学校坐落于四面青山的闫川村,周边群山环绕,红白相间的教学楼格外耀眼。

“别人以为新城是座城,其实只是一个山沟沟里不起眼的小村子,待得时间长了,倒觉得是个教书的好地方。”今年43岁的肖艳萍担任这所学校的校长已整整5个年头。

“2017年9月,教育局领导送我到这里上任,一进门,当我看到陈旧简陋的教学楼,破旧的桌椅,校园里的各个角落杂草丛生,心中有点凄凉。”肖艳萍对任职第一天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但我心里想,既然来了就不可能有退路,铁了心要把学校办好。”

    为师生干实事

学校的后操场原来没有围墙,扫把和办公用品常常被人拿走,肖艳萍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起了100多米长的围墙,并组织教师改装校园里的所有电路,粉刷教学楼,更换教学楼和宿舍楼的门窗。起初由于经费紧张,她把新添的办公桌椅让给新教师,体现学校对年轻教师的关爱。随着住宿学生的逐年增多,肖艳萍又想方设法筹资建起了茶水锅炉,保证孩子们每天能用热水洗漱。

学校原来有食堂,但条件有限,只能为学生提供营养餐,教师的午饭和晚饭都只是一碗面条,早餐没有着落,教师只能周末从家里带点馍馍,但一般周三就发霉变质了,所以每位教师的宿舍里都备有一两箱方便面。

肖艳萍着手改善食堂硬件和厨师待遇,首先保证师生的一日三餐,在此基础上,添加木耳等新鲜食材,让师生吃饱吃好。“营养上去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大大提升,今年初三年级体育考试总分50分,学生的平均成绩达到了41分,位居全县前列。”肖艳萍脸上是掩饰不住的自豪和喜悦。

今年57岁的教师梁栋才,在学校任教已28年,亲眼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变化,说起近几年学校的变化,他感慨万分:“校长任职时间不长,但干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大事,建起了新教学楼,门窗、桌椅、电脑和一体机全是新的,教学质量也排在全县前列,这5年,学校好像装了‘加速器’,跑得很快。”

    学生是她最深的牵挂

学生的事情,肖艳萍最揪心也最牵挂。

离家最远的住宿生距离学校也有十多公里路,每个周末,当肖艳萍看到学生回到家发来的短信,自己才会踏实回家。每个周日,她会照例赶到学校迎接到校的学生,这已经成为她的习惯。

2018年春季,学校3名女生受自己务工朋友的影响,产生了辍学打工的念头。一天,她们以请假买东西为名,被联络的人用车接走了。学校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并报警,同时组织师生四处寻找。直到晚上8点多,才在县城的一家酒店找到了她们。

“那件事之后,我就和大家分析研究制定了学生思想网格化管理的办法,学校班子成员、班主任、任课老师每人包一间宿舍,具体负责学生的衣食住行,平时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实现全时段无缝隙管理。”肖艳萍说。

肖艳萍被同事形象地称为“暖心小贴士”。她听说学校的很多学生喜欢杭州的美景,前年,她利用到上海参加培训的契机,用周末休息时间跑到杭州买了32幅印有杭州美景的墙面贴画,回来时作为给孩子们的礼物,挂在了学生宿舍里。

新城乡的老百姓多半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居多,这些留守儿童和特殊家庭的学生一直让肖艳萍放心不下。为了保证这些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肖艳萍以各种方式资助13名学生,初三年级的李乐(化名)就是其中之一。李乐的父亲6年前因病去世,母亲外出打工常年不在家,他和弟弟平时的生活全靠年迈的爷爷奶奶照料。为了保证李乐的学习生活不受影响,肖艳萍每年都要为他垫付生活费等费用,去他家里看望爷爷奶奶,鼓励一家人打起精神往前奔,让弟兄俩将来有个好的出路。

“肖校长经常鼓励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在学校,她总是关心我,就好像在妈妈身边,以后我一定要考上大学,好好报答爷爷奶奶和校长。”说起校长的好,李乐不由得掉了眼泪。

    花最多的精力抓教学质量

肖艳萍平时喜欢“宅”在学校,并且把最多的精力和时间花在抓教育教学质量上。新城中学现有学生367人,有28名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她多次带上青年教师外出参加业务培训和跟岗学习交流,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定期举办过关课、公开课、示范课和引领课比赛,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同时把班主任工作作为职称晋升、评优选先和提拔使用的重要条件。

通过5年的努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跻身全县先进行列,学校连续4年被教育局评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有5名教师成长为省、市、县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凡有难事,校长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今年暑假,学校一位教师的兄弟出了车祸,送进医院抢救,肖艳萍知道消息后,带着班子成员跑到医院看望,临走时,她将自己存着3万元的银行卡塞到同事手里,让暂时垫付医疗费,那位老师感动得不知道说啥是好。

“肖校长在工作上严格要求大家,但在生活里,她非常体贴关怀教师,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大家相处得就像亲人一样。”学校副校长柳伟告诉记者,大家的劲往一处使,学校办得越来越有活力,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教师们感到在新城中学教书育人就是一种荣耀。

《中国教育报》2022年10月19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