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江苏省南京市:

打通学段学科 优化创新教育生态

发布时间:2022-11-12 作者:潘东标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为了落实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基础教育阶段首先要解决如何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需要把高等教育、义务教育以及学前教育学段的课程进行一体化的考虑和设计。

南京市一直在努力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面对早期创新人才选拔和评价方式相对单一,人才培养缺乏多元化的机制,以及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选拔人才方式和方法上缺少连通性等问题,从2016年起主动思考,深化中小幼创新教育实践模式创新,推动并形成了具有一定前瞻性的“三全三课四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方式提供了新样态。

秉持“三全”理念,优化创新教育布局

南京市把创新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贯穿于基础教育的全学段、融入到中小幼的全学科、渗透进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开创了区域创新教育发展新局面。一是贯穿全学段,推动创新教育“不断线”。南京市着力构建符合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学段特点的创新教育体系,设计了具有延续性的跨学段项目化系列课程,并注重幼小、小初、初高课程衔接,如机器人贯通课程、智能车研创课程、数字工坊课程等。从幼儿园创新启迪,到小学初步学习,到初中进阶研究,再到高中和职业教育深度创造研发,进而建立了全学段创新人才培养一体协同机制。二是融入全学科,促进创新教育“连成片”。通过定期组织“PBL+T”(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项目化学习)跨学科研究的主题式培训和菜单式自选课程,全市一万余名全学科教师参加培训,涵盖了语文、数学、信息、科学、物理等多个学科。2021年南京江北新区、建邺区入选全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地区。各学科教师利用项目化学习模式,开展“学科+”创新教育模式探索。三是渗透全过程,助力创新教育“形成面”。注重发挥中小学校“策源地”和师生“动力源”的作用,学校以学科教学、品德培养等方面为抓手,从管理、课程、课堂、评价、环境等各方面注入创新教育理念,持续提升学生创新素养。

优化“三课”路径,打造创新教育载体

南京市注重把创新教育基地校作为全面推进创新教育发展的主阵地,进一步健全完善市级立项审核、区级配套监督、校级特色发展的三级联动机制,已建成5个区域创新中心和127所创新教育基地校。一是以创新课程为支撑,增强创新教育的系统性。南京市汇集市内丰富的高校专家资源,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信息化背景下的创新教育大课程体系。“十三五”以来,已成功孵化127个创新课程项目。其中,以信息化素养提升为主导的普及类课程已基本实现全市学校和各学段的全覆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举办“足不出户,一起玩转数字科技”创新教育系列直播课程,累计点击量近2亿次。二是以创新课题为突破,增强创新教育的引领性。南京市面向全区域,辐射中小学,融合多学科,加大课题研究力度,引领特色项目开展。在创建过程中,各区域创新中心和创新基地校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参与率达100%,目前已累计完成创新类市级及以上课题200余项。三是以创新课堂为阵地,增强创新教育的有效性。以全市创新教育基地校为主体,着力转变传统课堂的授课形式。在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中,南京市有9个项目获评创新案例。

聚焦“四创”目标,激发创新教育活力

南京市聚焦培育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技能、养成创新人格等“四创”目标,通过物态环境、创新活动、评价方式三元协同,大力提升创新教育的“软环境”,形成了中小学生参与创新、热爱创新的良好生态。一是打造更加优良的物态环境。“十三五”期间,市区两级财政投入2亿多元专项资金支持创新教育。在全市统筹建设100个8种类型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课程基地的基础上,各创新教育基地校再建设机器人工作室和创客空间。各机器人工作室引进桌面激光雕刻机、数位机床、金属机器人等设备,设置体验、设计、加工等区域,为创新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物态环境。二是开展更加丰富的创新活动。积极组织全市学生参加国家、省、市中小学机器人竞赛、创客大赛等活动。2016年以来,南京市中小学生每年参与各类创新活动的人数超过10万人次。此外,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为全市教师创造更多培训、观摩的机会。三是探索更加有效的评价方式。南京市积极探索学生创新素养过程性评价方式的变革,在全省率先搭建起一体化的创新教育数据平台。目前,南京市中小学师生在该平台的注册率达到100%,成功打通了市区校创新活动组织的壁垒,各中学、高校可通过平台对学生信息素养和个人综合素质进行了解和评估。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市委教育工委委员)

《中国教育报》2022年11月12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