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智能技术如何促进教学走向高效交互

发布时间:2022-12-21 作者:石映辉 来源:中国教育报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在大中小学得到广泛并深入的应用,这也使得课堂教学结构和方式不断发展,而教学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课堂结构的调整和变化。

传统课堂教学交互要素为教师和学生,主要是人与人之间,而在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智慧课堂,交互要素更为丰富,包括教师、学生、技术、资源、环境等。师生是交互中必不可少的交互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而技术是支持信息化教学的中坚力量,同时也发挥课堂教学交互的媒介作用,为进一步提升师生互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目前,课堂预习数据统计、借助多屏互动进行小组展示等,这些课堂互动行为在部分地区学校的课堂中已较为常见,特别是学生通过平板电脑等及时提交课堂测评,教师根据作答情况向学生及时提供反馈与评价,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更进一步提升了教学中师生交互。

课堂中人与人的交互主要是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语言交往是基本媒介,在具体智慧教学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教师言语与行为占有很大比重的情况。这反映出课堂教学活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技术手段只作为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此外,尽管有不少课堂教学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了师生高频率互动,但师生之间的交流往往停留在浅层的一问一答中,缺乏对学生思维与能力培养的深层关注。

学生作为智慧教学重要的交互主体,只有接受课堂学习形式的变革,成为学习的“主角”,才能更好地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与教师高效而有质量的互动。因此,学校要积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模式创新,并就设计生动有趣的学习交互活动进行信息素养提升培训。如利用教室配备的交互式大屏触控一体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开展学习资源推送、课堂实时测评等教学互动;采用技术支持下的“翻转式”“基于问题的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利用平板电脑和在线学习平台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问题的深度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反思能力等。

课堂教学交互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生生互动。在智能技术支持下的协作学习方式为学生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智慧教室空间布局灵活可变,其可移动的桌椅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协作学习,智慧分屏和平板电脑也为课堂中组间和组内的小组讨论与合作探究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而在物理课堂教学之外,智慧教学还为学生的在线交流提供了机会,学生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与其他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或进行同伴互评。可见,在技术的助力下,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自由、便捷,形式更加多元丰富。

然而,学生开展自由互动也存在着效果和质量难以把控等问题,尤其是低学段的学生,容易出现与课堂学习内容无关甚至破坏课堂学习交流的情况。比如小组展示学习成果的教学环节,在为学生的跨组交流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小组内个别学生“搭便车”的风险,即一些未能跟上学习节奏的学生或小组在遇到困难时,直接选择参考小组内成员或其他小组的答案,而不是继续小组讨论或寻求教师帮助,这种情况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降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此外,对于智慧教学中的小组同伴评价,存在学生评价意识不强、评价方式不合理、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影响了学生同伴评价的效果,不利于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

因此,在交互策略上需要教师做出积极调整。一是制定相对明确的小组成员任务分工,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与集体荣誉感,以减少“搭便车”行为,实现每个小组内学生的充分交互和小组学生学习效果的共同提升。二是对于学生之间的同伴评价,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积极引导,做好评价示范,引导学生正确开展小组评价和同伴评价。三是丰富生生互动行为方式,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工具和方式,如借助平板电脑开展辩论、合作探究,通过网络空间把学习成果、学习过程展示给同学和教师等。

更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培养的学生,在未来将迎接更多来自智能技术的挑战,因此他们需要学会与智能技术、智能设备共处。智慧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一个明显不同之处,就在于增加了人机交互环节。因此,在智慧教学背景下,教师也要有意识地探索人机交互的协同,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与教师、技术、资源的多元交互,不仅实现知识学习的掌握,更实现自身的成长与提升。

课堂交互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质量。在数字化时代,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教师需要从传统教学模式向智慧教学模式转变,认识到技术已成为仅次于教师、学生的课堂教学交互第三重要因素,是促进课堂教学互动的有利手段。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积极借用新技术与设备建立民主型师生互动关系、提升师生深层次内容互动、丰富生生活动形式等,并采取有效教学干预与策略调整,为提升课堂教学交互有效性再添活力。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2年12月21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