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构建支撑学习型大国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发布时间:2023-04-05 作者:郑勤华 来源:中国教育报

    ■策 论·“统筹推进教育数字化与学习型大国建设”系列评论之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当下,我国正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构建数字赋能的平等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伴随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成为当前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中之重。

支撑学习型大国的教育体系必须在数字化战略中实现,其中的核心要素包含四个层面:一是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对数字人才培养和发展基础理论的认识;二是因地制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搭建新型基础设施,多元融合创设新空间;四是为新体系创新各类制度。四个层面有机统一,任何单点的突破如果缺乏其他层面的联动,新体系的构建都难以为继。

对于教育体系的重构,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包括将传统的以学校为核心的国民教育体系,进一步扩展到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实践教育、终身学习;也包括将以认知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扩展到“五育”并举、素质教育。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在数字时代应培养学生什么素养,以及如何培养,并构建起面向数字时代的深层次教育教学理论体系。诸如学生在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空间中的生理、心理、行为规律,都是理解今天的学习、促进今天的学习、服务今天的学习之基础支撑。

在理念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创新实践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新模式。这里既包括改变教学组织流程,充分发挥不同数字空间能力的教学模式创新,也包括基于数字体系,实现家校社有机整合的组织模式创新,还包括以数据为核心,贯穿每个学习者学习生命周期的人才学习发展模式创新。

在数字化转型中,环境和资源的显示度是最高的,也是现代数字科技支撑教育变革能力的直接体现。虽然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建设离不开教育信息化,但今天的技术体系仍然是工具体系。当然,ChatGPT的出现,也许成为技术创新的“奇点”。它对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评价都可能带来革命性影响。总体来看,依然可以认为教育是先验的,是在特定的理念下,尊重人的发展规律而开展的有组织或自组织的培养活动。从这个角度看,数字技术打造的学习环境,无论是“元宇宙+教育”,还是“人工智能+教育”,都应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融入线上与线下、学校与社会、职前与职后等多元体系。用大平台观和大资源观,建设支撑学习型社会的核心数字基座。

近年来,我国通过立法以及各级政策文件,大力促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制度创新。诸如终身学习体系下,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转换的制度,新体系下教师资质认定的制度,跨区域、跨学校的教学资源流转制度,国家和地方数字化平台的耦合机制,国家数据资源建设的基本标准、制度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构建数字赋能的学习型社会中的制度保障,也是我国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核心体现。

总体来看,我们期待教育数字化战略能促进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构,全国上下也以此为目标,将传统教育扩展到服务于每个公民全周期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不断从技术、环境、模式、治理等方面进行创新、积极总结。但教育本身的复杂性也告诉我们,这需要体系化的变革。相信在政策引领、制度创新、理论探索、数字赋能、实践迭代、社会协同之下,很快会实现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伴随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3年04月05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