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深化贯通培养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发布时间:2023-04-18 作者:刘世清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前,清华大学正式启动物理人才培养“攀登计划”项目,选拔综合素质优秀、物理天赋突出的中学生,通过设置“一人一策”的培养方案、本科与研究生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进阶式学术研究的无缝衔接,以期培养更多物理学及以物理学为基础的高科技领域的一流创新人才。

“攀登计划”着眼于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经推出就备受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其高起点、个性化、大师领衔、贯通式选育培养的创新机制;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当前我国已进入到以创新驱动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紧迫、更加关键。拔尖创新人才处于人才金字塔的顶端,是引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方向的“关键少数”,是可以在一个甚至多个领域引发巨变的“最强大脑”。面对世界科技前沿、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国际竞争的主战场与新赛道,更加迫切需要原创性引领、基础性突破、自主性创新,这对人才培养提出质的变化与挑战。对此,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其重要性、紧迫性、战略性跃然纸上。

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国家人才资源中最宝贵、最稀缺的资源,具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赋才能,又具有坚韧抗逆、喜欢挑战、持之以恒的心理特质,虽在社会人群中占比极少,但却代表着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极限高度。相较于一般性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理念、制度、内容、方法与途径上截然不同,是非常态的,不存在固定的培养模式,必须及早发现、精准施策、个性化培养。20世纪末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价值,纷纷出台专门培养计划与人才新政,如美国的“美国竞争力计划”、欧盟的“地平线2020”科研规划、德国的“大学卓越计划”、日本的“21世纪COE计划”等,以加大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保持高层次优秀人才的竞争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深入实施了“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等一系列人才培养计划。部分顶尖高校也纷纷出台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如清华大学的“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北京大学的“数学英才班”、西湖大学的“创新班”等,在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是与发达国家多年来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研究、筹划部署与实践推进相比,我国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尚存在一定差距,在科学选拔、贯通衔接、系统培养、共育共享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同时还受到急功近利、应试评价等因素的制约影响。因此,当下迫切需要打破桎梏,贯通衔接,加大自主培养力度,努力造就更多拔尖创新人才,着力形成科技竞争的人才高地与高峰优势。

加强志趣引导,强化使命责任。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首先要解决立德与方向的问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要让优秀学生认识到自身天赋不仅是个人财富,更是整个国家与社会的财富。要积极引导学生将自身兴趣、禀赋能力与国家社会发展的使命担当结合起来,着眼于民族复兴大任、聚焦国家经济社会重大需要的学科领域,形成有远大理想、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学术志趣与社会责任感。

一体化贯通,构建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教育阶段衔接贯通,需要科学素养、创新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共同成长,需要发现、选拔、培育与评估的系统设计,需要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的协同培养。要坚持系统性、协同性思维,发挥顶尖高校在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主力军作用,创新评价选拔机制,深度推进大中小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的衔接沟通,积极构建大中小一体贯通、科教一体、政校企社协同共育拔尖创新人才的高水平培养体系。

加强组织保障,不断优化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环境。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要充分认识到拔尖创新人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性人才力量。积极抓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窗口期,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筹建由教育、科技、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政府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部署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的“规划表”和“路线图”,统筹协调各级各类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主体的职责要求,不断汇聚丰富资源,优化培养环境,着力推动一批又一批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教育报》2023年04月18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