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采访之前,我设想过科学家的各种形象:年纪可能不小,发量可能不多,还可能戴着厚重的眼镜……因此,当干练而有活力的徐长节教授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有些吃惊。徐教授头发乌黑、不戴眼镜,聊起当下的热点话题侃侃而谈,还会穿牛仔裤、运动服,每天早上7点便会在校园里散步,总是出入于学生食堂,爱打篮球、爱运动……
本以为科学家整日同实验、数据打交道,在勇攀科学高峰的过程中肯定吃了不少苦头,但我没想到,学生时代就时常驻守工地的徐长节,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他放弃浙江大学体面的工作和发达地区收入不菲的事业来到“老区”,尽管收入降了不少,事情多了不少,还要长期和家人两地分居,但他却觉得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并乐在其中。
我承认,自己对“科学家”还了解得不够。
没有太多豪言壮语,一句“去了江西,你可能会影响到更多人”,让他只身一人选择了“逆流”。没有太多跌宕起伏的情节,每一个选择和故事,看似是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我认为,这一切的背后不是没有困难和险阻,只是回顾过去,他选择记住那些值得记住的。
从科研人员成长为学校的校长,徐长节说不知道是谁提拔了他,也不知道感激谁,但既然当了,就要做点儿实事,这才是对这个身份最大的回馈。白天做行政,晚上做科研,他在“校长”和“教授”这两个身份之间切换,但再忙也不会熬夜;他工作日住在学校,双休日也会回杭州陪家人,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他住得了工地,也做得了科研,每天不仅自己锻炼,还督促团队师生都要加强锻炼,注意身体。
这是一次意犹未尽的采访,和徐长节的采访,愣是从下午两三点聊到了傍晚六七点。还记得,夜幕下的校园里,我和徐长节的学生谈起他的故事,学生言语中满是钦佩。他们眼中的徐长节,低调又让人亲近:走在校园里,他会主动和身边同学聊天,了解他们的想法;为引进人才他不辞辛劳,把那间本是自己的办公室腾给了其他教师;学校刚入职的年轻人有棘手的困难,也敢直接找到校长办公室来寻求帮助;他会带着学生一起做科研、打篮球,始终叮嘱学生,要做学问,前提是锻炼好身体……
而徐长节则把自己比作一条“鲇鱼”。他说,自己一人从浙江大学来到老区高校,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以身作则地带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如今,走在校园里,我也真切感受到,华东交大在他的带动下,做出了很多原来“不敢想”的突破。
采访结束后,我也反思,不该给科学家这个职业贴上太多标签,因为,即便研究的是“又土又木”的土木工程,经常出入工地,也没有影响徐长节打篮球、带学生,用一种阳光的状态去做科研。科研的道路上向来不是一帆风顺,但徐长节选择用一种很酷的方式去迎接挑战。(本报记者 甘甜)
《中国教育报》2023年04月20日第4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