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他以美育重构中学生活,在学校转型路上既当梦想家,也是实干派——

杨培明:向美而行

发布时间:2023-05-31 作者:本报记者 王家源 来源:中国教育报

若没当老师,杨培明本想成为一名飞行员。

17岁时,身体素质很好的杨培明在飞行员招飞体检中脱颖而出,像苗子一样被学校保护了起来。没承想,最后却因为种种原因落选,阴差阳错走上了从教之路。

杨培明35年的从教生涯中,南菁高中占了20年。在南菁高中转型的路上,杨培明既当梦想家,也是实干派,他提出“以美育重构中学生活”愿景,并在实践中构筑了严密的行动路径,带领这所百年老校向美而行。

“学校是我愿意去的地方”

要是不出差,每天早上6点,杨培明会准时出现在学校,把教室巡一遍。晚上,再沿着校园走一圈。这是一天里杨培明最幸福的两个时间点。

暑假,杨培明几乎天天在学校,食堂不开,他让学校保安给他也订一份盒饭,在办公室里埋头看书、写作。

只要在学校,杨培明就感到安心、踏实。

杨培明出生在无锡市江阴一个偏僻的农村。小时候,尽管村小校舍简陋、课桌破旧,但在杨培明眼里,学校依然是美丽的。教室房檐下响起的上课钟声,是他童年里最美的乐曲。村小只有两个班,实行复式教学,语文老师丁榴华先安顿好教室里一半的学生抄写生字,再给另一半学生上课。直到现在,杨培明依然能在嘈杂的环境中阅读、思考,就是那时养成的习惯。

初三时,家庭的变故让杨培明一度辍学。有半年时间,他跟着母亲做农活,理想是买辆手扶拖拉机赚钱养家。母亲很有教育智慧,让他自己做选择,半年后,他回到了学校。

物质的贫乏没有消磨杨培明的意志。杨培明热爱阅读,高中时几乎能把历史、政治、地理课本整本书背诵下来。如今,“有思想会表达”寄托着他对学生的希冀,他以身作则,所有的公开演讲都坚持脱稿。学生们亲切地叫他“杨三点”——讲话一般讲三点。

而鲜为人知的是,杨培明曾有轻微口吃,一紧张还容易表达含糊。他清楚记得,1986年自己初到无锡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的第一天,就因为口音问题闹了笑话。“我把‘昨天’说成了‘ca天’(江阴方言),引得全班哄堂大笑。”在老师的鼓励下,为了练习普通话、治好口吃的毛病,此后每个清晨和黄昏,杨培明都会在学校旁边的古运河边含着石块高声朗读。

毕业后,杨培明被分配到江阴市西石桥初级中学担任语文教师,是全校31名教师中第四位公办教师。对那时的杨培明来说,最痛苦的莫过于自己在教学上遇到问题却找不到请教的老师。他想到了自己实习时的师父——江阴市青阳中学语文教师郁洪千。于是,每周六,杨培明骑一个半小时的自行车前往青阳中学,把自己一星期的教学困惑和盘托出,在郁洪千家的沙发上睡一晚,第二天再骑车回学校。整整三年,杨培明在郁洪千的指导下完成了一轮初中语文教学循环,带出了学校历史上中考成绩最好的班级。

与此同时,杨培明开始在江阴市的新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中崭露头角,并有机会走出农村初中的小天地,听到更好的课,参加各种学科活动,走入更广阔的平台——1995年,杨培明被调到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两年后成为学校里第一个教高中的专科生,此后每年,他都被委任更为重要的管理岗位;2003年,杨培明被调任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副校长,并于2013年接任党委书记、校长。

回首读书求学路、为站稳讲台而努力走过的路,杨培明感慨地说:“我没有深厚的教育背景,幸运的是一路上遇到了好老师、好学生,是他们成就了我的教育人生,让我更加坚定,学校是我愿意去的地方,是值得我坚守的地方。后来参与、主持学校的管理工作,角色的转变也让我一直努力把学校打造成师生都愿意去的地方。”

以美育重构中学生活

上任校长的第一个元旦,杨培明与班子成员北上去名校考察。来到天津的第一站,出租车司机得知他是位校长,指着前面几个学生说:“他们一看就是南开中学的。”“你怎么判断的,他们又没穿校服?”司机回答他:“我只要看他们走路的姿势和脸上的神情就可以判断出来。”

张伯苓先生当年所订立的《南开镜箴》以这样的故事展现在杨培明面前,带给他很大的触动,“我当时就想,如何让江阴的老百姓在大街小巷看到我们的学生也能认出这是南菁人。”

当时,南菁高中正经历转型期,亟须在新的发展阶段凝聚共识。

学校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杨培明把自己关进校史室,试图从学校百余年办学中优秀校友的成长经历中找到一些共性。“那些毕业后能做出一番成就的学生,往往都综合素质高、人文情怀浓、审美意识好、责任意识强,在学校时就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这样的发现加深了杨培明对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理解,“教育要真正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未来,而不仅仅是成绩和在校的三年。”他在全校发起“南菁气质”大讨论,最终,南菁高中学生独特的精神气质被全体师生凝结为18个字:有思想会表达、有责任敢担当、有爱心能宽容。

学校到底要走怎样的发展道路?在回望历史的过程中,历史也给出了答案。“通过梳理办学历史,我们发现‘审美’已经融入了学校的基因和血脉,我们要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传统教育的时代转换,以美育重构中学生活,让教育走向美学境界。”杨培明说。

走在南菁高中校园,每处角落都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为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营造了一种文化场。

南菁高中创办于1882年,其前身是江苏学政兼兵部左侍郎黄体芳在左宗棠协助下创办的“南菁书院”。清末,它是江苏全省最高学府和教育中心。学校抓住异地新建的契机,精心提炼传统书院文化。整个校园采用历史传统与现代建筑相交织的轴线形式,箭炬式老校门、南菁书院课生名录、书院碑廊等历史遗存精华的复制、移植、创制,与校友捐赠的沈鹏艺术馆、邢秀华书法馆、顾明远书屋等共同构筑了厚重的校园文化景观。

为让美育落地,杨培明对课程进行重构,整体构建了包括120余门课程的“大美育”课程体系。

“我们不把美育理解为一门学科,而是将美育的要求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让美育面向全体学生,贯穿于教育全程,涉及所有学科,融入日常生活,成就学生的全面发展。”杨培明解释说,“比如,每门学科都有独到的美,语文蕴含语言美,化学蕴含变化美,政治蕴含思辨美,对学科美的挖掘不仅成为美育课程开发的重要途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学科本质的把握。”

在历史老师开设的“江阴考古”课上,学生们了解了自己生活的土地上曾发生的故事、出现过的先贤,与家乡建立了精神联结;在地理老师开设的“仰望星空”课上,璀璨的夜空不仅仅是天文现象,更是人与天地的沟通。这些看似与高考无关的课程,却可能影响学生一生。

在杨培明看来,当前基础教育最大的弊端在于过于强调整齐划一和强制归顺,教育的实践属性和情感属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时候还是围绕着应试在搞机械训练,“高尔基曾说‘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我更愿意从教育的角度理解‘美育是未来的教育学’,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教育一定要彰显美学精神,重视教育的精神培育和人格塑造功能,培养学生成为完整的人,永远具备向美而行的能力。”

让教师过上更专业的生活

对于“校长的第一使命”,杨培明心里始终有一杆秤,那就是有没有带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2017年,当资深语文教师寇永升被引进南菁高中时,杨培明交给他的主要任务不是教学,而是“当老师的老师”。

每年新入职的语文教师,寇永升都会先带一年。“在很多学校,老师们怕写文章,认为写文章与日常教学是‘油水分离’的,我们则把两者结合了起来。”寇永升从自己的成长经历出发,第一课就是教会新教师如何备课,从而学会总结与反思。

2021年入职的丁维佳至今还记得站在寇永升办公桌旁学习备课规范的情景。在他看来,在这些方法论之外,他更多从师父身上学到了如何做学问、如何做教师、如何对待学生,成为他从教之初的一笔宝贵财富。

在南菁高中,教师堪称“一级保护动物”。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教师要出书,由学校出钱;教师外出听课、参加研讨,学校一律放行;其他学校认为浪费精力财力的学术活动,南菁高中乐于承办;学校千方百计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江苏省首批美育课程基地”等4个省级课程基地先后在学校落户,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紧密联系,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教科研项目和各级课题研究;组建项目团队,带动教师参与学校各项课程改革项目……随着越来越多的教师被“卷”了进来,全校的教科研氛围越来越浓郁,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涨。

杨培明还给自己定下目标,每年至少发表10篇文章,作30场讲座。对此,他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一所学校的教科研能不能搞起来,关键在校长。”

“我们搞教科研,不是办学业绩的装饰品,不是为了凑热闹,不是为了装门面,也不是个人出名成家的敲门砖,而是解决课程开发、课堂教学、德育实践等存在的问题。在基层一线,我们做的是‘草根研究’,问题从课堂教学中来,也一定要回归课堂,再用课堂的力量使课题进一步深入,两者互相支撑、互相成就。”杨培明说。

特级教师、南菁高中地理教师叶先进深有感触,“在教学上想要更进一步,光有传统的教学方法和零敲碎打的总结远远不够,教科研是必须要突破的瓶颈。”

在学校“大美育”理念引领下,叶先进与地理组教师一项项地突破——挖掘地理学科的美育元素,开发校本课程,带领学生研学旅行,研究生本课堂。几年下来,教师们边探索边总结,拓宽了思维,找到了地理课堂新的生长点。整个探索过程还被整合为课题,获得了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十年间,教师们快速成长起来。学校18个项目立项为省级及以上重要课题,杨培明领衔的《重构校园生活:普通高中大美育课程体系建构》于2018年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3年,学校仅有两名特级教师,如今,学校已有7名特级教师、17名正高级教师,走在全省中学的前列。

【记者手记】       

热爱可抵岁月长

本报记者 王家源

百年老校,传承不易,创新亦难。如何汲取历史的养分,让时间的厚度和文化的积淀凝结为学校文化,并在现实中带领学校攀上新的高峰,是很多百年老校校长面对的问题。

什么是教育?学校要坚守什么?培养什么人?这些简单而深刻的问题,杨培明都在历史中找到了答案。采访中,杨培明多次提到“要对得起历史”,在他看来,一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是建立在对历史的正确认识上,在教育新名词满天飞的当下,更应该坚守教育规律,回到教育的原点去思考问题。

这样的认识,让杨培明在多年的办学中保持了清醒的认知。他不把某一所学校作为赶超的标杆,不人云亦云,而是坚持自己的教育价值追求,坚守学校自身的传统,聚焦学校的内涵发展。

对南菁高中来说,杨培明是那个举着旗子走在前面的人。他将学校历史传统很好地进行了时代转换,为学校找到了“大美育”这条路。为了让愿景真正扎下根,他从“以传统书院文化的精心提炼打造美的校园”“以‘大美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审美课堂的建设促进育人方式转型”三方面,构建了严密又科学的行动路径。

可能是语文教师出身,杨培明的文字总透露出些许的浪漫情怀,但熟悉他的人评价他“还是一个蛮理性的人”。

在人才培养上,杨培明目光放得长远。校友顾明远先生那句“学生成长在活动中”被刻在学校的墙壁上,也贯彻在办学的过程中。杨培明称自己在支持学生活动上是“最解放思想的校长”。南菁高中每月都有学生活动,学生是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是绝对的主角。他希望学校不只有读书声,还要有歌唱声、呐喊声、大自然的声音。

杨培明与师生走得很近。“放假安排能不能更便于我们学生?”“学校能不能帮忙联系班车?”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会直接来找他交流。教师们遇到困难,找到他,他也愿意帮一把。不把校长当官做,对老师、学生、家长真诚,对杨培明来说始终是不断敲响的警钟。

当我们尝试总结很多名校长的成长经历,会发现“勤奋”是一个高频词。从杨培明的成长中,我们也能窥探一二。如今,他每天仍坚持看一小时书,写500字感悟。“今天的杨培明要超越昨天的杨培明”,是他给自己的要求。

这份定力,大抵是因为“热爱”二字。

《中国教育报》2023年05月31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