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天津大学石墨烯研究取得突破

有望为高性能电子器件制造开辟新道路

发布时间:2024-01-27 作者:通讯员 刘延俊 记者 陈欣然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本报讯(通讯员 刘延俊 记者 陈欣然)天津大学天津纳米颗粒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中心教授马雷及其科研团队,日前在半导体石墨烯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该团队的研究成果“碳化硅上生长的超高迁移率半导体外延石墨烯”,成功攻克了长期以来阻碍石墨烯电子学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打开了石墨烯带隙,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这一突破被认为是开启石墨烯芯片制造领域大门的重要里程碑。该项成果已于近日在《自然》杂志网站上在线发布。

石墨烯,作为首个被发现可在室温下稳定存在的二维材料,其独特的狄拉克锥能带结构,导致了零带隙的特性。零带隙特性正是困扰石墨烯研究者数十年的难题。如何打开带隙,成为开启“石墨烯电子学”大门的“关键钥匙”。

天津大学天津纳米颗粒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中心教授马雷及其科研团队通过对外延石墨烯生长过程的精确调控,成功地在石墨烯中引入了带隙,创造了一种新型稳定的半导体石墨烯。这项前沿科技通过对生长环境的温度、时间及气体流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了碳原子在碳化硅衬底上能形成高度有序的结构。这种半导体石墨烯的电子迁移率远超硅材料,表现出了十倍于硅的性能,并且拥有硅材料所不具备的独特性质。

在本次天津大学天津纳米颗粒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中心的突破性研究中,具有带隙的半导体石墨烯为高性能电子器件带来了全新的材料选择。这种半导体的发展不仅为超越传统硅基技术的高性能电子器件开辟了新道路,还为整个半导体行业注入了新动力。随着摩尔定律所预测的极限日益临近,半导体石墨烯的出现恰逢其时,预示着电子学领域即将迎来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其突破性的属性满足了对更高计算速度和微型化集成电子器件不断增长的需求。

《中国教育报》2024年01月27日第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