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关注·走在建设教育强国大路上·共绘新图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
2000年,我国义务教育实现基本普及;2011年,我国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2021年底,我国实现县域范围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今年,“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每一个前进的脚步,都践行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初心,都锚定着教育强国的目标。如何做大优质资源“蛋糕”,夯实基础教育的基点?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3亿,这是教育部最新公布的全国中小学幼儿园现有在校生人数。
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期盼。基础教育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着亿万家庭的幸福。
“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2012年的64.3%提高到2023年的91.1%,提升了26.8个百分点,其中普惠性幼儿园占全国幼儿园的比例为86.16%。这意味着,广大适龄儿童享有公平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园长柳茹说。看到这样的变化,她感到由衷欣喜。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履职7年来有一个明显的感受:“此前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平’与‘质量’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主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优提质’,可见基础教育发展的总方向不变,久久为功。”
这样的感受与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阜阳市副市长杨善竑一致。杨善竑补充说:“还有‘规范’。近年来,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确立,免试就近入学、中小学‘公民同招’全面落地,规范民办义务教育稳步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逐步形成……教育生态有了明显改善。”
扩优提质,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意味着,我们要在基本均衡的奇迹之上再创新的奇迹。
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勇看来,我国已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解决了孩子“有学上”的问题,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也就是让每个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这是我国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根本目标。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表示:“基础教育是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基石、奠定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只有基础扎实了,强国建设才有稳定后劲。”
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优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聚焦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加快缩小区域、城乡差距。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一直以来是人民群众的心愿。
杨善竑在调研中发现,随着我国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化,部分区域出现托育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等情况。
“亟须增加普惠资源供给。”杨善竑说,“要重点关注农村边远地区以及城镇新增人口、流动人口集中地区,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园,规范社会力量办园,补齐短板、优化布局,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
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关键在于全面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在乡村的走访调研中,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漳州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兰臻深刻感受到我国基础教育日新月异的发展。“从老破小的土平房到崭新敞亮的教学楼,从一支粉笔、一根教鞭到现在的智慧校园、交互评价,无不让人感慨。”兰臻说。
然而,兰臻也看到现阶段城乡教育优质资源仍然存在不均衡的问题。“囿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城市化的影响,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校家社协同机制等都落后于城市。”
为此,兰臻建议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要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最薄弱处发力,就要遵循‘教师是乡村教育的第一生产力’的准则,全面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全面提高乡村教师培训质量,促进教师数量、素质、结构协调发展。”
“要进一步优化城乡学校布局”则是杨善竑提出的对策。她认为,各地应根据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科学编制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布局规划,促进学校空间分布和容量配置更加合理。
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人人皆有出彩机会
质量,是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
基础教育“战线”长、师生多,要实现整体跃升也必须系统谋划。
2005年对于四川省雅安市雨城二中来说,是一个转折点。“我们曾是一所濒临解散的薄弱学校,从2005年开始摸索特色办学,经过10年努力,我们在2016年成功创建省二级示范性学校,2023年底通过了省一级示范校创建验收。”全国人大代表、雅安市雨城二中校长庹庆明在这段经历中,坚定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我们提出,以‘尊重个性、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坚持文化与艺体特长并重,形成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体育教育‘三教合一’的特色办学模式。”转变之下,庹庆明看到,美术书法班、音乐舞蹈班、体育特长班、对口高职班里“百花齐放、个性成长”。
庹庆明总结经验:“教育管理部门要继续深化基础教育‘放管服’改革,保证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充分激发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活力。同时,各级各类学校应根据时代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适合自己的基础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基础教育既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也要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当前,教育数字化的深入推进,让多位代表委员感受到教育提质有了新的“加速度”。
戴立益建议,要进一步着力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实现教育时空、课堂、决策的三大革命,创新更多元的教学方式和更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教育评价,让以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地。
……
而今,基础教育基点越夯越实,教育强国建设步履愈发铿锵。
《中国教育报》2024年03月09日第1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