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建好师资队伍 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水平

发布时间:2024-03-09 作者:任海涛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两会热评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青少年法治教育问题受到关注。例如,全国人大代表李秋建议,用专业化法律课堂助力青少年成长。中小学法治教育工作中,教师是关键,未来还需要在法治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上多下功夫。

大力提升中小学校内法治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目前,中小学法治教师具有法学背景的人数不多。近期目标可聚焦于加强在职教师的系统培训。培训内容既要重视教学方法,更要加大系统法律知识的比重。从长远目标来看,需要加强高校对法治教师的培养。一些高校的探索实践具有推广价值。比如,有的师范类高校已经开设了“道德与法治”本科专业;还有的师范类高校在研究生层面设立了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教育)方向,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法学院共同培养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很多进入中小学担任法治教师。这些做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必要性。

提升法治教师专业水平,还应当提升法治教师的获得感。《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规定,通过多种途径,保证每所中小学要至少有1名受过专业培养或者经过专门培训,可以胜任法治教育任务的教师。因此,应该在每所中小学至少设置一个法治教师岗位,并且在晋升通道上有与其他学科岗位教师同等的待遇,以此引导更多在职教师积极成为一名合格的法治专任教师。

更好发挥校外法治师资队伍的作用。法治教育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中小学的校内师资专业短期内可能无法全面提高,因此需要更加充分地发挥校外师资团队的力量。目前,绝大多数中小学都配备了“法治副校长”,他们可以定期到学校开设法治讲座,但是这还不够。从调研情况来看,“法治副校长”每年可能只来学校1—2次,不能充分满足学校法治教育的需求。实践中,已经有法学院校在中小学建立实践基地,并定期派遣师生到学校开展有规律的法治教育活动。律师的力量同样值得重视,有的学校邀请律师团队到中小学进行常规性法治教育授课或者指导实践活动。这些做法都值得推广并予以支持。因此,高校要大力支持法学专业的学生到中小学参与法治教育工作。律师行业有“法律援助”或者服务社会的职业要求,也应该将“律师进校园参与法治教育工作”作为评价律师的重要指标。

大力发展高校法治教育学科的师资队伍。目前,高校中专门研究法治教育专业的教师比较少,应该鼓励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院校、政法类院校,大力发展法治教育学科,培养法治教育教师队伍。高校中研究法治教育专业的专家学者,可以编写更多符合中小学法治教育实际的案例分析、教学辅导用书,探索设计更多有价值的法治教育实践课程,从而为法治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此外,法治教育的科学评价方法与路径也值得加强研究,以提升法治教育的实效。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教育报》2024年03月09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