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如何写好“凤头、猪肚、豹尾”

发布时间:2024-05-10 作者:徐伟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本期聚焦·中考作文复习策略③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句话强调的是文采的重要性。提升作文文采的常用方法有:名句生辉法,多用诗词歌赋和名言警句;修辞增色法,恰当使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句式参差法,适当地运用长短句,进而增加文采。

记叙文的首段、正文、结尾,被形象地称为“凤头、猪肚、豹尾”。凤头,就是记叙文开头一定要让人耳目一新,过目不忘;猪肚,则是指记叙文容量要大;豹尾则指记叙文结尾有力、首尾呼应。

初三学生在校九年,已经学习了很多优秀文章,了解了一些名人故事,积累了很多名言警句,感悟了一些人生道理。在中考记叙文作文复习时,只要做到善于发现,以小见大,丰富写作素材,必能提笔生花。

文章达天下,认准方向是前提。仔细分析和反复思考题目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条件。正确的审题,有利于切题,有利于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按正确的方向进行构思。正确的审题步骤是:一看题目,要求写人还是写事。如果是要求写人,叙述要重点通过具体的事情来表现人物;如果是要求写事,则要通过一个完整的事件来突出主题。二看题目限定的范围,确定以第几人称作为叙述角度。三看题目有没有题眼,即题目中的关键字词。

巧绘凤头,先声夺人是亮点。题目是文章的“眉目”也是文章的“眼睛”。好的开头能牵引阅卷者的目光,激发读者的兴趣,为文章增添色彩,让学生的作文脱颖而出。开篇点题要做到:开门见山亮观点,巧设悬念激兴趣,创设情境造氛围,形象描绘抓特征,巧用修辞展文采,引用名言凸主题等。

分清主次点,内容丰富似猪肚。丰子恺说: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中考记叙文一要选材“新”,力求以小见大;二要立意“新”,力求与众不同;三要语言“新”,多用立体化的语言;四要修辞“新”,恰当使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

文末再点题,打造豹尾余味无穷。古人云:“一篇之妙,在乎落句。”一个亮丽的结尾,既能收束全文,又能总结全文,继而深化文章主题。只有铿锵有力地结束全文,才能给人以“余音绕梁”的回味感。在文章结尾用画龙点睛的方式,点明文章的主旨,能起到首尾呼应、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在中考前的总复习阶段,初三学生还应该多积累一些非四字成语。如“耳边风”“闭门羹”“欲速则不达”“一问三不知”等,此外还有六字、七字、八字、九字的成语。每天积累,在考场上也许不经意间就用上了,会使作文表达更生动。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临清市教育和体育局)

《中国教育报》2024年05月10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