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化全程师承制、医教协同改革——

造就业精仁心的卓越中医学人才

发布时间:2024-05-11 作者:本报记者 董鲁皖龙 通讯员 王潇潇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不久前,在北京地铁内一名女乘客突然晕倒,北京中医药大学研三学生师玥恰好坐地铁去外地参加考试,当即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针灸器械,以针刺穴位的方式使女乘客短时间内清醒过来。

“一次紧急情况下的出手相救,是多年学习以及实践积累的结果,是学校扎实的专业教育给了我们出手相助的底气。”师玥说。

“医学生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敢于挺身而出,过硬的专业能力是基础。”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王瑶琪说,多年来,学校将“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全程师承制、医教协同改革,培养具备临床胜任力、岗位胜任力、应急处突能力的卓越中医学人才。

全程师承制,培养学生传承与创新能力

师玥不仅在本科阶段系统学习了“刺法灸法学”等核心课程,从大三开始,她还跟随带教教师在东直门医院针灸科跟诊,长期的临床实践使她的临证技能不断提高。

中医药人才培养,师承教育必不可少。师承教育,俗称“师带徒”,是传统中医教育的精华。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

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时就建立了“院校—师承—家传”三结合的5年制教改实验班。此后又开设了8年制京华传承班。2011年开设岐黄班,将本科教育与直接攻读博士教育相结合。自2015年起,所有专业与学制的在校生全面推行导师制,实行师承教育全校化。

“比如岐黄班的人才培养,前3年以基础为主,开展跟师见习;到了临床轮转阶段再选择医院的导师;到了专科学习阶段又有博士生导师指导。”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处长闫永红说,长期跟随师傅学习,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同时又促进了专业知识、中医思维与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

近年来,社会发展要求中医药人才具备良好的人文涵养和道德水平、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岗位胜任能力。“中医药的专业教育包括中医基础、中医经典、中医临床等专业核心课程,以及中医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闫永红说,学校充分利用课内、课外、校外三个课堂,通过跟师、专题讲座、暑期学校、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医教协同,提高学生临床岗位胜任力

3月初,北京市怀柔区雁栖医院“博士门诊”启动,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博士研究生张志杰和李海田开门问诊,他们利用针灸解决了许多居民腰腿疼痛等问题,不少患者慕名而来。

为完善中医药特色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博士生基层诊治能力和岗位胜任力,今年初,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启动中医博士生基层实践项目,学校3所直属附属医院的200名中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首批团队,赴全市7个生态涵养区的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博士门诊”,进行基层临床实践。

“对高层次中医人才来说,临床岗位胜任力是关键能力。对此,学校以‘医教协同’为突破口,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依托首都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校地协同,发挥实践基地和研究生团队主体作用,切实提高博士生临床岗位胜任力。”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张立平说。

张立平介绍,为了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技能水平,学校构建“医教协同的贯通式高层次中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形成“5+3”的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一体化、贯通式人才培养。创新中医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专博”与“专培”相结合的中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路径。同时,明确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临床人才培养定位,创新九年制中西医结合教育模式,提高中西医临床综合诊疗能力。

医者仁心,培育中医药事业时代新人

“‘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是医圣孙思邈对当时的医者提出的道德修养要求,千年传承,已成为北中医学子的开学第一课。”王瑶琪说,学校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医精诚”精神融入中医药人才教育,形成了以赤诚红色为代表的爱党爱国教育和以圣洁白色为代表的医德医风教育相融合的“双色主题”德育品牌。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范璐介绍,近年来,学校结合中医院校学科特色,让院士、国医大师等走进思政课堂,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比如,在“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教授通过古今中外的多样事例,展现中医学数千年的厚重积淀。新生入学之初,学校还会安排校领导、名师名家等担任“杏林成长导师”,多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朱希焕是岐黄学院2021级领军班的本科生,该班的“杏林成长导师”是王琦院士。“王院士常常激励我们,要以满腔锐气投身于人生与学术的征程,成为中医学传承与创新的璀璨希望。身为北中医的学子,我深感这份使命的神圣与自豪。”朱希焕说。

《中国教育报》2024年05月11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