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河北临西县玉兰小学利用当地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在研学路上学历史敬英模

发布时间:2024-05-15 作者:本报记者 周洪松 通讯员 张桐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本期主题:行走的课堂

15岁徒步百公里拉百斤煤,16岁参军勤补文化知识,18岁野营拉练负伤前进拿到第一名,25岁赴唐山地震灾区一天打两口水井创纪录……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玉兰小学大礼堂内,全国劳动模范、东留善固村关工委主任吕廷祥向学生讲述个人成长经历。

近年来,玉兰小学充分利用本地资源,通过邀请劳模作报告、走进吕玉兰纪念馆参观和春季远足研学等活动,学习吕玉兰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家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在吕玉兰纪念馆前,玉兰小学组织五、六年级师生开展了学校第七届“春游·故乡·理想”远足研学实践活动。出发前,学生肃穆列队,向吕玉兰塑像敬礼献花、庄严宣誓,国旗下齐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队伍出发,穿过玉林新生态林、参观过中共临西县委党校后,学生们来到了香城固伏击战烈士陵园。

“激战8小时,歼敌250余人,生俘8人,烧毁汽车8辆,缴获四一式山炮1门、九二式步炮2门、迫击炮1门、长短枪100余支……”提起香城固伏击战,吕廷祥如数家珍。

“香城固战役的精神是:忠诚使命,敢于亮剑,善谋善为,勇于胜利。”邱县作家协会主席潘永生讲解了战役的详细经过,将红色信仰的种子悄然埋进学生心底。

走出陵园,沿着老沙河北岸来到一片树林,这便是当年香城固战役的主战场。师生席地而坐开始吃午餐,虽然只有馒头、咸菜和白开水,但坐在这片饱受战火洗礼的土地上,遥想抗日英雄艰苦卓绝的奋战历程,“忆苦饭”变得格外香甜。

回程途中,学生们来到无名烈士墓前。“两位无名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牺牲在抗日前线,村民为纪念他们修建了无名烈士墓。”玉兰小学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冯占臣介绍后,学生们上前献花鞠躬。

“此次活动加深了学生们对本地历史英模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激发了爱国主义精神,懂得了感恩先辈,充分认识到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才是最可敬的人。”玉兰小学校长乔培服说。

《中国教育报》2024年05月15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