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邓小平: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发布时间:2024-08-29 作者:李申申 李志刚 来源:中国教育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人民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他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推动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发展。”

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回眸这段历史,我们领略到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和人格魅力,深切感受到邓小平同志深刻的教育理论、无私无畏的担当精神和深沉的家国情怀。

果断决策恢复高考制度

高考制度自1977年恢复至今,已有47载,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坚实步伐而稳步前行的。毋庸置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所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和热情,所创造的令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与高考制度恢复后我们所培养出的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恢复高考制度并非一帆风顺,不少人包括教育领域的一些领导同志,对于恢复高考制度仍顾虑重重,不敢放手实行。在1977年8月4日至8日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不少人是反对当年恢复高考制度的。邓小平同志认真听取了与会专家关于恢复高考制度的建议,果断拍板,决定在当年即恢复高考制度。邓小平同志指出:“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在他果断坚决的主张下,终于通过了于1977年恢复高考的决策。就在这次座谈会召开前夕,当年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已经开过,有关招生的文件也已送国务院待审批,招生按照老办法进行几乎已成定局。在座谈会召开之后,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教育部召开了第二次招生会议。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决定从当年起,恢复高考,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考试时间,就定在该年冬季。一时间,各行各业的青年掀起读书、学习、寻求知识的热潮。

1977年11月28日至12月25日,全国有570多万名青年参加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邓小平同志主持恢复高考制度,不仅保障了广大青年通过公平竞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也使得社会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从而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最关心的是人才

恢复高考制度,彰显出邓小平同志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这也是邓小平教育理论中一以贯之的重要内涵,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

一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同志指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强调“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这种实事求是的评价,极大地解放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想,鼓舞了他们的自信心,不仅使他们认识到自己辛勤劳动的价值和对祖国事业作出的贡献,也使他们能以更为主动的精神投入下一阶段的教育改革实践,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人才基础。

二是搞四个现代化,急需培养、选拔一大批合格的人才。这是对我国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强烈忧患意识的显现。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

为了培养大量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邓小平同志把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指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为此他强调:“教育事业,决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各级党委要认真地作为大事来抓。各行各业都要来支持教育事业,大力兴办教育事业。”“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

根据邓小平同志抓紧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的指示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一系列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996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列专章进行部署。

三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与人才培养密切相关,是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来源。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没有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强盛,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依靠人才实现。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这一论断的提出,同样源于一种对国家发展的忧患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论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著名论断。1986年3月5日,邓小平同志对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4位科学家提出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作出明确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同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八六三”计划。此计划的实施,为中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系列战略思想源于家国情怀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系列关于教育的论断,源于他深沉的家国情怀。邓小平教育理论不仅具有深刻的理性内涵,更体现出一种深沉的民族魂、人民情和崇高品格。邓小平同志力挽狂澜,以坦荡无私的博大胸襟诠释了对人民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思考,这正是其伟大人格之所在。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已是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政治家之一,当英国培格曼出版公司准备出版他的文集并请他作序时,他写道:“毛泽东主席说过这样的话:‘国际主义者的共产党员,是否可以同时又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呢?我们认为不但是可以的,而且是应该的。’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的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同志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充溢在字里行间。他说:“中国人民将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根本改变自己国家的落后面貌,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的先进行列,并且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人类进步的正义事业。”他还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当我听到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决定要制裁中国,马上就联想到一九〇〇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

在教育的民族性与国际性关系上,邓小平同志有着兼容并蓄的博大胸襟,着眼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为解决二者对立统一关系作出典范。邓小平同志怀有深沉的民族魂和家国情,强调:“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同时,邓小平同志具有开阔的世界眼光,认为要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在国际大背景下,考虑中国教育的改革发展。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他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为了更广泛地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和科学技术,加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邓小平同志提出“派出去”、“请进来”的主张,即增加选派留学生的数量,同时聘请外国专家。不过,他在强调面向世界、扩大国际交往的同时,也强调:“我们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

一系列战略思想的提出,体现了邓小平同志以国家、民族、人民利益为重,把为国家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作为人生追求。教育是一种具有长期性和艰苦性的事业,其培养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缓慢的、渐进的,是量变不断积累达到质变的过程,需要比较长的培育周期。教育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这是教育自身规律所决定的。邓小平同志看到的是“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生力军”。他把教育摆在现代化建设中重要的战略地位,为我国教育的振兴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凸显了其人格的崇高和伟大。由此,我们在体味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时,更领悟了邓小平同志那颗光耀中华的赤子之心。

邓小平同志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人民性、实践性,折射出他一生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无比坚定的崇高品格、对人民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坦荡无私的博大胸襟。

(作者单位系河南大学教育学部)

《中国教育报》2024年08月29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