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在2022年首次将学生创造性思维(Creative Thinking)作为测评内容,主要侧重于评估学生产生、评价和完善创意的能力。近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经合组织)发布了创造性思维测评的结果。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在创造性思维测评中表现优异。这个人口仅135万的东欧小国,以36分的均分,与芬兰、新西兰并列全球第五位(满分60分,经合组织均值为33分)。此外,在2023年12月发布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测试结果中,爱沙尼亚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分别排名全球第六、第七和第六位,成为东亚教育体系之外综合表现最优异的国家,再次超越芬兰成为欧洲表现最好的国家。爱沙尼亚的教育体系有如此亮眼表现,具有多方面的原因。
相对均衡的教育体系
学生成绩呈现出均值高、方差小的特点,意味着该国学生成绩受社会经济背景影响小,国家的区域教育发展较为均衡。爱沙尼亚教育和研究部顾问基钦说:“教育的核心精神就是平等。”这一原则贯穿于爱沙尼亚的教育政策。
爱沙尼亚采用综合学校模式,所有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一至九年级)都接受同样的普通教育,并在综合学校毕业后分流到学术型高中或职业型高中。在爱沙尼亚,不同能力的学生通常在一起上课,学校并不会区分重点班和普通班。学校致力于弥补家庭教育资源的不足,尤其是为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以确保他们同样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公立学校是免费的,为所有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所有爱沙尼亚一至十二年级的学生都拥有免费的营养午餐、健康服务、校车服务、课本教材、学习用品。放学后,学生还可以自愿选择免费的课后服务项目。此外,为了照顾学习困难的学生,爱沙尼亚每所学校都配置了心理师、语言治疗师和特殊教育教师。由于这一政策,学生留级率很低(2.9%),远低于经合组织的平均水平(11.4%)。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创造性思维测试结果显示,爱沙尼亚社会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成绩仅比处境不利的学生高出6.6分,这一差距远小于经合组织的平均差距9.5分。约15%处境不利的学生在创造性思维测试中进入前1/4。由此可见,学生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相对较小。有趣的是,爱沙尼亚是人均创业公司和“独角兽”数量最多的国家,而创造性思维是创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灵活的教育管理体制
爱沙尼亚教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国民对教育工作者的高度信任。自20世纪90年代起,爱沙尼亚就规定,中小学的必修课教师必须具备硕士学位,学前教育教师必须具备学士学位。爱沙尼亚有一种信任教师、赋予教师权力的文化。教学大纲只规定了儿童在学业结束时应掌握的知识,而教师可以决定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家长相信教师会为学生作出最好的决定。
爱沙尼亚学校的课程设置较为灵活。自1996年开始,爱沙尼亚教育和研究部就为所有教育机构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课程框架,学校需要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发自己的课程,列出必修科目及其教学大纲,并规定每个科目的课程数量。国家课程大约每十年更新一次。在国家课程框架下,学校和教师享有广泛的自由,能够根据学生需求进行定制化教学。学校所有教学人员和其他必要的员工都会参与课程编写。学校还邀请学生、家长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参与课程准备。
爱沙尼亚的校长具有较大的管理权,可以决定学校的文化、目标和重点发展学科等。校长有权雇用和解雇教师并决定他们的薪资,分配学校的预算,评估教师培训的需求。国家对学校事务的干预仅限于个案,有投诉时才会介入。一位爱沙尼亚教育部门的领导说:“爱沙尼亚的学校评估系统不是很强大,这是我们教育系统的特点之一。”
根据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评的背景调查问卷,爱沙尼亚94%的学生就读于校长主要负责教师聘用的学校(经合组织平均为60%),97%的学生就读于教师负责选择学习材料的学校(经合组织平均为76%)。许多高绩效的教育系统倾向于将教师招聘等责任下放给校长和教师,爱沙尼亚在这方面走在前列。宽松自由的管理体制不仅有利于教师采取更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也有利于学生提出创造性的想法并付诸实践。
多元的课程设置
爱沙尼亚学生在创造性思维测评中的卓越表现,与指向全面发展、终身教育的课程体系不无关系。爱沙尼亚国家课程体系以教育目的为依据,划分为通识教育、职业教育和兴趣教育三大类别。其中,兴趣教育特别注重知识、技能、经验、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培养,强调通过正规教育、继续教育和志愿活动等途径,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这种教育理念在爱沙尼亚学校中得到了具体实施,除了传统的语言、数学和科学课程外,许多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就教授编程和机器人技术。所有的学校都开设一门技术课,教授学生烹饪、编织或木工等实用技能,学生通常在男女混合的小组中学习这些技能,以培养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创造性思维测评结果表明,爱沙尼亚的年轻人除了拥有特定学科的知识外,还拥有较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爱沙尼亚,63%的学生认为教师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想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来完成作业,这一结果与经合组织的平均水平持平。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校长问卷的结果显示,爱沙尼亚学生每周可以参加一次或多次艺术、戏剧、创意写作、计算机编程课程或活动。参加这些课程或活动的学生比例分别为53%、10%、21%和14%(经合组织平均水平为27%、11%、16%和17%)。爱沙尼亚学生的想象力、开放性、好奇心和创造性的自我效能感都相对较高,这些因素与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表现呈正相关。参加多样化的课程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这些品质。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任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创造性思维测试结果表明,爱沙尼亚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其诸多做法可以为其他国家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单位系杭州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院,本文系杭州师范大学环波罗的海国家研究中心课题“环波罗的海国家国际与比较教育发展及合作研究”[HBZXYB2023]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4年08月29日第9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