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引导学生把握使用网络语言的边界感

发布时间:2024-11-20 作者:石井 来源:中国教育报

王琪 绘

  据媒体记者调查发现,使用网络用语的玩“梗”行为在中小学生群体中出现。他们会在日常交流时频繁用网络黑话、谐音“梗”,如“泰裤辣”等。还有的中小学生将“梗”带进课堂写进作业。

  中小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渴望探索未知领域。网络黑话和谐音“梗”因其独特性和新颖性,极易引起他们的兴趣,成为他们的社交语言和表达个性的载体。然而,一些网络黑话趣味低级,甚至可能具有恶意、低俗的价值内涵,冲击着传统的语言规范教育。

  使用网络语言不能没有边界感。加强对中小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引导,要在理解、接纳他们心理需求的前提下循循善诱。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培养中小学生对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感,有助于抵抗不良网络用语的“侵袭”。学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正向引导,让学生了解正式语言用于学习、写作的重要性,从而正确认识和评价网络语言,避免不分场合滥用网络语言。

《中国教育报》2024年11月20日 第0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