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宿迁学院学科门类较多、规模较大的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前身可溯源于2002年。学院充分发挥地缘优势,立足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坚持走进宿迁、融入宿迁、服务宿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三联三融”行动(校地联合、校企联合、校校联合,融入产业、融入行业、融入企业),先后与京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成立“宿迁市电商产业链党建联盟”,运用“共建、共融、共享、共治”理念,实现不同单位、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党组织互联互动,将各方资源和力量整合起来,提升党建引领发展能力。
“党建联动” 夯实产教融合基础
党建联盟以“政治理论联学、党员队伍联建、优势资源联享、实践活动联办、推动发展联手”为纽带,打通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及社会服务的融合通道。依托宿迁学院京东现代产业学院、京东智慧电商物流产教融合基地和京东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同频共振、合作共赢”的原则,共建、共用、共享党建阵地和资源设备等,深化合作关系,优化资源配置,为产教融合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宿迁电商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实施相应的机制和保障措施,通过常态化开展党支部结对、科研结对、服务结对“三结对”活动,以及党员责任岗、示范岗、先锋岗“三岗联创”活动等方式,激发了校企双方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建立了电商产业链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制度,精准服务企业需求,为校企合作提供有力保障。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探索出培养具有高成长性、高竞争力、高适应性特质的创新应用型人才以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党建驱动” 创新产教融合模式
学院与联盟单位合作,实现产教融合“四个进”。一是进方案,根据产业链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方案。二是进教材,联合编写产教融合系列教材。三是进课堂,共同开发多门具有产业新技术和前沿资源的产教融合课程,构建了线上线下结合的多元化产教融合课程群。四是进企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依托校企人才流动计划鼓励教师“走出去”,共同研讨生产实践、创新开发、技术改造等课题,推动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需求深度对接;鼓励学生“走出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性,为学生高质量就业奠定基础。大力培育“双师双能型”教师,企业导师与校内教师共同授课,丰富了教学资源,创新产教融合模式。通过开设“京东大讲堂”“高管面对面”活动等方式,创新探索“课堂+基地”模式,实现校企双方骨干队伍理论水平和服务能力“双提升”。开展党支部结对活动,帮助产业链企业培育党员队伍,建强党支部战斗堡垒,更好发挥党组织在产教融合中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党建推动” 增强产教融合效益
学院与京东集团等联盟单位共建技术研发中心和联合实验室等,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和企业联合开展科研与教学改革项目,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支持联盟单位将技术革新项目作为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或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协同开展企业项目攻关、产品技术研发、项目孵化和成果转化等工作,共建专业6个、产教融合课程18门,开发教材8部,设立基金项目16项。这不仅增强了学院的科研能力,也加速了地方特色产业的技术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为区域经济数字化转型注入了新的动力。紧扣产业培育和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依托京东现代产业学院等平台,探索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切实解决了企业用人需求问题。与京东共建研究团队,围绕数字电商、智慧物流、无人技术等领域开展研究,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与京东集团等企业的党组织结对共建,围绕现代电商产业链发展需求,在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电商运营与管理等领域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经过多元化考核方式和校企联合实践锻炼,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扎根宿迁、服务宿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持久动力。
目前,党建联盟已经成功打造校企升级“推进器”,300余家单位到校考察学习,党员教师在服务地方中贡献显著,2项决策咨询报告被采纳;获批政府部门招标项目10余项,横向项目70余项;共同打造“宿迁市劳模企业家讲堂”,开展活动2次,深受企业家好评。联盟不仅是学院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的创新举措,更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促共进的有益尝试。未来,学院将继续发挥党建联盟的协同作用,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本文系2024年度宿迁学院党的建设专项研究重点课题“宿迁市电商产业链党建联盟建设的研究与思考”阶段性成果)
(李严严 王孝磊 杨阳 沈姣 马卫东)
《中国教育报》2024年11月23日 第03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