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美趣”课程培养小小创客

——走进广州荔湾区芳村儿童福利会幼儿园

发布时间:2024-12-15 作者:通讯员 蒋颖妍 本报记者 刘盾 来源:中国教育报

  走进“秘密花园”混龄游戏坊,只见孩子们将五颜六色的花瓣铺在棉布上。他们拿起小木锤,铆足了劲儿反复敲打。在此起彼伏的“笃笃”声下,花瓣的汁液渗透到棉布上,留下了独特的五彩花纹。一块块印有图案的棉布,成为孩子们和大自然共同创造的“杰作”。

  这是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儿童福利会幼儿园(文园园区)混龄游戏的生动场景。近年来,该园秉承“为了幼儿的全面发展”的办园宗旨,不断探索、优化“美趣”课程体系。

  “如果将幼儿园课程比喻为‘儿童在花园里奔跑’,那我园的‘美趣’课程,就是努力为儿童提供在花园里奔跑的一切可能性。”园长潘颖斌说,原来该园注重锻炼孩子们的“大肌肉”,“现在我们意识到,孩子们的‘小肌肉’锻炼也比较重要。”

  芳村儿童福利会幼儿园着力提升课程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合理性,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设计了基础课程、特色课程、个性化课程三级课程,并用数字技术赋能教育教学。

  为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热情,幼儿园巧妙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努力打造创意十足的乐园。用铁片和积塑衔接而成的“太空火箭”,用雪糕棒和积木搭建起来的“飞屋幼儿园”……琳琅满目的作品墙映入眼帘。无论是室内布置,还是走廊、楼梯间的墙面,目之所及都是幼儿的奇思妙想。

  “我们注重开展STEAM项目式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需要动手实践,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设计、制造出来。”潘颖斌介绍,幼儿园创设艺术空间、创客空间等活动场室,投放多种低结构材料。孩子们在感受不同材料的特性及玩法时,能够逐步习得不同领域的关键经验,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审美情趣。

  “恐龙变变变”课例展示现场热闹非凡。“现在选择一个你喜欢的结构体,设计一只有趣的小恐龙吧!”在教师陈玉娴的循循善诱下,孩子们拿起画笔和结构体,“变出”了一只只形态各异的恐龙。

  “快看我的恐龙,只要大家说话,它的尾巴就会动起来!”一个孩子使用声控装置制作恐龙的尾巴,他积极地展示他的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芳村儿童福利会幼儿园还注重搭建数字化平台,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幼儿园的评价系统,促使评价内容更为客观、科学。“人工智能技术会无感化采集幼儿的过程性评价数据,自动生成‘学期观察看板’‘师幼互动AI观察报告’等。”潘颖斌表示,保教人员能在客观数据的帮助下,融入个人思考,引导幼儿全面发展。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15日 第0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