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工业机器人编程实训。学校供图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也“倒逼”重建职业教育生态。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世界“小商品之都”的区位优势,依托当地25万余家中小企业、115万余个市场主体及210万种商品的庞大商贸资源,紧抓电商产业集聚带来的数字基建完善、技术创新迭代及新业态涌现契机,充分利用新一轮国际贸易综合改革、“一带一路”枢纽城市等政策红利,以数智化驱动背景下的产教融合核心场景构建为突破口,重塑高职院校办学新生态。
学校以数据要素为核心引擎,推进产业场域与职业教育场域“双向赋能、动态耦合”,打造产教实时响应、能力共生、价值共创的融合生态体系。近3年,学校建成5G物联网+云平台智慧校园体系,实现教学设施数字化升级。学校还协同区域企业、义乌市经信局等主体,搭建“产教数字化赋能平台”,集成需求对接、合同审批等24个功能模块,覆盖企业入驻审核、合作需求发布等功能,通过智能校验、自动审批、数据分析实现校企合作全生命周期管理。截至2025年3月,累计入驻企业达300余家,需求落地转化42项。
针对企业人才需求变化,学校增设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等前沿专业,依托省级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等,为企业开展技能提升培训。3年来,举办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现代服务业等高级研修班,累计培训110多万人次,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适应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以数智技术驱动教学全流程再造,实现场景重构,构建虚实融合的育人环境。一方面,推动教学模式革新,开展互动式、沉浸式教学,实现教学实训融通、产教场景联动。如创设双网型教学场域,依托数字资源、自主研发印前虚拟辅助系统等开展教学,引入数字化拼打版等工艺流程,《“中国青年”AR书刊四色印前处理》作品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另一方面,以丰富小商品产品创意设计、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生产性实训项目,强化实践场景创新,推动小商品产业向数字化设计及智能制造目标转型。其中,依托义乌跨境电商产业链优势,与商城集团市场商户群对接,打造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形成企业仓播、市场走播、校内坐播等“多场域”跨境直播育人新范式。
此外,学校积极推动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国际化发展。近年来,联合中北非国际教育创新联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等,与摩洛哥蒙迪亚波利斯大学共建“摩洛哥义乌商学院”,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大数据技术专业,面向当地学生和企业员工实体化开展学历教育,定向输送本土化技术人才,开发“外贸跟单实务”等国际化课程资源,推动10项教学标准获摩洛哥官方认证。
(作者系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中国教育报》2025年05月20日 第04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