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手段的运用,让体育课变得更加智能、高效、有趣
据新华社报道,在安徽合肥许多中小学里,魔镜跳绳PK、AI动作指导……这些看似科幻的场景已是体育课的日常。这是基层学校针对体育教学痛点做出的积极探索,为破解体育教学难题提供了一把新钥匙。
近年来,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备受关注,体育的功能也越来越受重视。今年春季学期开学以来,“每天一节体育课”“体育活动两小时”“15分钟大课间”等举措在各地落实,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愈发重要。然而,体育教学也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如何避免体育“应试化”,防止体育课变成机械的体能训练;怎样合理安排体育活动,让内容丰富多彩;如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养成热爱运动的终身习惯……这些都是当下各校必须破解的问题。而“科幻”体育课的出现,正是对这些问题的有力回应。
科技能够为体育教学注入活力。像魔镜跳绳,学生分组根据屏幕上的指令进行跳绳大比拼。这不仅增加了跳绳的趣味性,还能实时记录学生的跳绳数据,为教师提供精准的教学反馈。AI动作指导则能够精准捕捉学生的动作细节,给出个性化的改进建议,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获得更专业的指导。这些科技手段的运用,让体育课变得更加智能、高效、有趣。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立足时代需求,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发挥技术优势,变革传统模式,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可见,应与时俱进善用科技力量,破解体育教学难点。
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妨加大对体育科技设备的投入,购置智能手环、魔镜、AI摄像头等设备,为开展智慧体育教学创造条件。同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可加强与科技企业的合作,引入先进的体育教学软件和平台,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此外,还要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对科技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
体育教师也要提升自身的科技素养,积极参加教育部门和学校组织的相关培训,熟练掌握各类体育科技设备和软件的使用方法,以便更好地运用科技手段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科技设备,培养学生自主锻炼和科学运动的意识。比如,教会学生通过智能手环监测自己的运动数据,根据数据调整运动强度和方式。
学校积极探索科技与体育教学融合的新模式,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教育行政部门可定期组织开展科技体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促进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推动科技在体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当然,科技也不是万能的。在推进体育教学智能化的过程中,还需避免“唯技术论”倾向。学校在引入智能设备后,仍应保留一些必要的传统体育项目,形成“科技+传统”的特色课程体系。
科技为破解体育教学难点提供了有力支撑。教育工作者应紧握这把钥匙,开启一扇扇通往体育教学新境界的大门,奏响一曲曲科技与体育交融的美好乐章。
(作者系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教育局教育工作者)
《中国教育报》2025年05月21日 第02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