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一场科技创新与产教融合的盛会

—— 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开幕日观察

发布时间:2025-05-24 作者:本报记者 徐倩 来源:中国教育报

5月23日,在高博会现场,参展企业优必选科技推出的天工行者人形机器人吸引众多目光。

5月23日,在高博会现场,哈尔滨工程大学科研团队在进行特种作业机器人受力测试展示。 本报记者 单艺伟 摄

  5月的长春,创新涌动。今天,第63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以下简称高博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开幕,展览为期3天,以“融合·创新·引领:服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记者走进中铁·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展馆,感受一场结合科技创新与产教融合、人才战略与区域振兴的盛会。

  “大家请看,这个模型源自我们自主研发的‘地壳一号’万米钻机。它的研发,填补了我国在深部大陆科学钻探装备领域的空白!”吉林大学的展位上,深部探测与成像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教授赵研正自豪地向观众介绍学校的重要科研成果。

  “目前学校正在研发的‘地壳二号’,在自动化、智能化方面更加先进,深钻能力将达到1.5万米。”赵研告诉记者。

  不远处,天津大学自主研发的“海燕”水下滑翔机等科技成果同样引人驻足。展馆中,众多知名高校正共同诠释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

  灵巧跳跃、后空翻、语音互动、人体跟随与导航避障……在浙江大学的展位上,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徐刘玉正在操作该公司最新研发的绝影Lite3智能四足机器人,引来大批观众围观。

  “绝影Lite3进行了算法升级,运动更加灵巧敏捷,具备更强的越障能力,可以完成高难度动作。”徐刘玉告诉记者,作为浙大的校友企业,云深处科技正不断探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的改革路径,绝影Lite3目前已应用于多所高校,主要服务教育科研领域。

  记者从高博会组委会了解到,本届高博会共吸引了全国千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以及华为、宇树科技等800余家知名科技企业参与,展览展示总面积超12万平方米,共设置东北振兴专区、人才专区、室外综合体验区及企业展区4个展区,全方位展示高等教育现代化成果。

  “本届高博会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服务国家战略的成果展示平台;聚焦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打造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合作交流平台;聚焦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对接推广平台。”高博会开幕式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林蕙青表示,本届高博会以“三个聚焦、三个打造”为引领,实现了全面改版升级。

  东北振兴专区作为特色展区,集中展示了服务东北全面振兴的科技创新成果,涵盖高精尖技术、校企协同创新、高校特色科研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等多个领域。

  “夏天怎么才能感受吉林的冰雪魅力?”在北华大学展区,该校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李海连正向观众介绍该校冰雪装备团队研发的雾凇制备实验舱,“我们的实验舱采用超声技术,制造出高浓度过冷水蒸气,送入低温实验舱,模拟自然形成机制在设计的景观载体上凝聚成雾凇,使雾凇奇观不再受限于冬季严寒,以科技创新赋能吉林文化经济。”

  李海连介绍,当前,该校正围绕着陆探测、采样返回等航天工程任务,开展前瞻性、创新性和探究性研究,为月球采样规程制定以及在轨飞控提供支撑。现场展出了部分实物,吸引了大批观众举着手机扎堆拍照。

  记者还从高博会组委会了解到,“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在东北亚国际会议中心与展会同期举行。论坛设置1个主论坛和14个分论坛,与会专家将围绕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以及弘扬教育家精神、城市与大学发展等主题展开交流研讨。

  本报长春5月23日电

《中国教育报》2025年05月24日 第0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