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5月26日讯(记者 任朝霞)今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向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复旦大学师生无比激动,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同时也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纷纷表示一定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在建设教育强国中打头阵,在实现自主创新中当尖兵。
“在建校12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这是复旦大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贺信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语重心长,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复旦大学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为学校在新起点上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表示,学校将把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新起点上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和战略举措,转化为师生教学、科研、医疗、管理、学习的强大动力。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师生员工要以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为指引,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更好交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复旦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具有十分强烈的情感凝聚力、思想感召力和实践动员力,为学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注入了蓬勃动力。”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表示,我们要以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为引领,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传承光荣的爱国传统和优良的校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不懈地深化教育科研改革,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的良性互动,一体构建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和一流大学创新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新起点上,希望复旦大学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学习了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杜艳华深感责任重大:“培养栋梁之材服务国家,是复旦人的理想与光荣。面对时代赋予的使命,我们要勇于担当,不懈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对我们提出‘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的要求。今年,复旦大学成立新工科六大创新学院,目的之一正是为了依托学校强大的理科基础,推动围绕‘新工科’的产教融合。”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院长赵东元说,学校此举旨在通过强大的基础学科交叉把理科成果工科化,锚定国家需求和产业急需,孕生出新的技术。着力把研究力量用在国家需要的地方,集中优势资源,协同攻关解决重大重点问题,进一步促进培育未来学科,厚植创新文化沃土,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苏长和表示,作为哲学社会科学战线的一员,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立足本职岗位,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扎实推进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自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持续加强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努力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中,在世界哲学社会科学格局的深刻演变中,为中国政治学赢得一席之地注入复旦力量。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作为扎根基础学科的新复旦人,我深切感受到时代赋予的使命——既要做科研创新的探索者,更要做红色星火的继承人。”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22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生周奕煊说,当前,教育强国建设呼唤学科交叉型人才。数学人当以“数”为器,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架设理论桥梁。未来,将继续深耕泛函分析方向,让算子代数的工具服务工程创新,让基础数学切实成为驱动新工科技术创新的引擎。
《中国教育报》2025年05月27日 第02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