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确立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并正在努力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学前教育是我国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法指出:“国家推进普及学前教育,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经过党和政府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学前教育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中,学前教育应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努力为教育强国奠基。
强化学前教育的价值意识。学前教育法指出:“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也是为教育强国建设铺垫基础,为小学教育输送有品行、能适应、有潜力、爱学习、会创造的生源。因此,学前教育是儿童人生发展的重要起点,也是教育强国建设的起始工程。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早期儿童接受优质教育对儿童大脑的发展和后继的学习将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学研究也表明,对早期教育的投入将得到比其他教育阶段更大的回报。因此,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学前教育,通过立法加强学前教育已经成为一种世界趋势。
坚持不懈地普及普惠。学前教育的普及普惠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要求,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目标,是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是人民群众的核心期盼。学前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体系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需要长期的、稳定的投入和保障。因此,要切实贯彻学前教育法,坚持依法治教,落实“最有利于儿童”的原则,在加强和改善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依法落实对学前教育的制度性投入,切实保障学前教育的高质量运行。要切实防止对学前教育投入随意化,防止学前教育投入依照低质量成本定标的现象。
促进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我国发展学前教育的基本目标,优质教育的根本指标是儿童的发展。要深入、全面落实学前教育法的精神,坚持以学前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发展素质教育,最大限度支持学前儿童通过亲近自然、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探索学习,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协调发展。尤其是要坚持以儿童为本,顺应儿童的天性,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充分激发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与探究潜能,努力为儿童提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让儿童原有的经验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得到运用和扩展。
建设胜任高质量发展的教师队伍。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园教师队伍。一方面,要落实学前教育法的要求,幼儿园及其举办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保障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实行同工同酬,真正让幼儿园教师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尊严;另一方面,要组织好幼儿园教师的学习、培训和教研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致力于为儿童创造符合其兴趣需要的活动机会和条件,优化育人环境,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不懈努力。
促进全社会在共识基础上共育。儿童生活在社会生态环境之中。学前教育需要家庭、社会参与和协同。一方面,幼儿园应当充分利用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拓展学前儿童生活和学习空间,丰富儿童的经验;另一方面,教师要与家长积极沟通,形成学前教育共识,没有共识难以落实共育。幼儿园还应与小学互相衔接配合,共同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也要宣传科学育儿和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抵制和批判各种伪科学和反科学的观念和现象。学前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正像谚语所说的那样,“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5年07月06日 第01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