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为留守娃打造一个“家”

发布时间:2025-07-10 作者:通讯员 李大林 殷英 本报记者 王琼 来源:中国教育报

  盛夏蝉鸣,声声入耳。

  暑假拉开序幕,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三垛镇司徒小学一片热闹欢腾:孩子们有的在游戏,有的在观看影片……这所乡村小学为留守、困境儿童筑起一个温暖的避风港。

  司徒小学是一所乡村小规模学校:距高邮城区27公里,在校生53人,其中留守儿童21人。“面对留守、流动、单亲等家庭困难的孩子,我没法假装看不到。”司徒小学校长张玉明说。

  心里有爱,肩上扛责。2021年11月,张玉明决意在校园内打造“留守儿童之家”。

  2021年除夕,张玉明在微信朋友圈发出邀约,恳请司徒小学校友、家长朋友助力建设“留守儿童之家”。这份邀约得到了热情回应:有人捐空调,有人买床铺……春季学期还没开学,张玉明和教师们就忙开了,几间闲置教室被改造成宿舍、食堂、活动室,太阳能热水器、全自动洗衣机也一应俱全。

  “家”的雏形初现。2022年春季学期伊始,13个孩子便住了进来。这些孩子多是家庭经济困难或无人照料的学生。周一至周五,他们在这里免费吃住。“我和另外一位教师住在‘留守儿童之家’,每天放学后,我们一起吃饭谈心,组织活动,倾听他们的心声,分享他们的点滴。”该校教师翟高敏告诉记者,自“留守儿童之家”成立起,学校便安排离家远的教师住在学校,既解决了交通难题,更肩负起孩子们的照护辅导之责。

  扎根乡村三十七载的张玉明把学生视如己出。司徒小学食堂阿姨崔付英说,在“留守儿童之家”里,床和被褥质量上乘,孩子们每天吃的食材也都很新鲜。

  在守护孩子们成长的日子里,张玉明始终秉持平等、尊重的理念。每逢传统佳节,学校都会把孩子们聚在一起,做汤圆、包粽子、吃月饼,一起分享成长的快乐,驱散心中的孤寂。春节前夕或“六一”前后,张玉明总不忘给孩子们添置新衣裳,“我要让他们体体面面地走在大街上”。

  “张玉明校长牵头打造的校园‘留守儿童之家’,既扛起了家庭教育落下的责任,也彰显了教育人的站位和担当。”高邮市教育体育局局长徐晓君说。

《中国教育报》2025年07月10日 第0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