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从输血到造血 从再生到共创

海南 海口 “一把火”点亮优质均衡路

发布时间:2025-07-11 作者:赵金玲 来源:中国教育报

  区域简况

  海口市是海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北宋开埠以来,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现有常住人口300万,辖4个区。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64所(含幼儿园、小学教学点),在校生54.31万人,专任教师3.7万人。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明确指出,要办强办优基础教育。2024年海南省海口市教育局推出“星火计划”,以城区优质师资为“火种”,借交流帮扶机制,向乡村及薄弱学校输送先进教学理念、方法与经验,激活基层教育发展内生动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为国家教育公平战略落地与海南自贸港长远发展筑牢教育根基。

  强化制度创新,让教育活力持续迸发

  海口市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激发教师参与交流帮扶的积极性,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多维互动,构建“1+N”帮扶机制。“星火计划”构建了“1+N”帮扶机制。通过集团化办学、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区域协同体、名师工作室等形式,实现一所优质学校和N所薄弱学校教育资源的共享与辐射。海口市已组建教育集团30个,结对帮扶学校100余对。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教育集团派遣执行校长和骨干教师到成员校全职交流,带动成员校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基层经历,激活师资流动动能。“星火计划”结合职称评审改革,创新建立“服务基层+专业成长”双向驱动机制,通过建立教师成长电子档案库、实施“订单式”送教下乡、构建城乡教师研修共同体等举措,促进优质师资向薄弱地区柔性流动。2024年秋季共有83所城区学校778名教师到102所乡镇、农村学校交流帮扶,开展沉浸式帮扶3200余人次,开发共享精品课程资源包1800余个。

  创新评价,构建多维考核体系。“星火计划”创新建立“三维六度”智慧评价模型,依托教育大数据平台实施帮扶成效动态监测。通过受援校学生素养提升度、校本教研参与度等6个维度,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海口市龙华区首创“帮扶积分”制度,将考核结果与教师评优评先、岗位晋级、绩效分配直接挂钩,2025年以来有45名教师因帮扶成效突出实现职称晋升。

  强化专业引领,让城乡教师牵手成长

  海口市“星火计划”聚焦教师专业成长,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师发展支持体系。

  内驱赋能,激活教师专业成长动力。“星火计划”构建城乡教师发展共同体,实施“名师领航+结对带教”双轮驱动机制。海口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创新推出“城乡青蓝工程”,遴选城区骨干教师与乡村教师结成32对师徒。专项支持跨区域教研共同体建设,开展“骨干教师”孵化行动,组织乡村教师赴城区名校跟岗研修。实施一年来,城乡教师联合开展课题研究12项,乡村教师在省级教学竞赛中获奖人数同比增长20%。

  靶向施策,构建精准帮扶供需链。“星火计划”建立“需求诊断—方案定制—动态优化”三级联动机制,通过专项调研精准识别乡村学校教学短板,形成覆盖学科建设、课堂改革等多个领域的帮扶资源库。创新“主题订单式”送教下乡模式,组织30个教育集团开发236个精品课例。2025年,全市累计开展靶向教研活动480场,通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送优质课程230节次,受援校教师课堂教学优良率提升至82%。

  铸魂强基,厚植教育家精神沃土。“星火计划”创新“浸润式”师德培育模式,实施“榜样引领+实践淬炼+文化滋养”组合工程。组建市级教书育人楷模宣讲团,开展“教书育人榜样”巡回宣讲,辐射教师24万人次。构建“双导师”培养体系,为每位乡村教师配备教学导师与师德导师,将教育家精神具化为38项可观测行为指标。海口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打造“教育薪火传承链”,总校骨干教师与成员校青年教师结成帮扶对子,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

  强化质量提升,让优质学校遍地开花

  “星火计划”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加强课后服务等举措,全面提升乡镇学校办学水平。

  课程革新,优化城乡教育育人体系。在“星火计划”的推动下,已帮助受援学校开发特色课程4000余门。海口市秀英区康安学校在集团化办学后,与海南华侨中学等优质学校共享集团内优质教育资源,推动乡镇学校开齐开好思政、艺术、体育等特色课程。

  深耕课堂,整体提升城乡教育质量。“星火计划”通过派遣优秀教师到乡镇学校支教、开展教学诊断、组织示范课、开展备考研讨等方式,提升乡镇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派遣支教教师700余名,开展示范课2000余节。海南华侨中学美丽沙分校与海口市长彤学校组成“侨·彤协同体”,通过2025年度“AI+智慧教育”联合教研活动,助力协同体教育教学质量跨越式发展。

  服务提质,完善城乡教育课后服务体系。“星火计划”关注乡镇学校的课后服务。各校已开展课后服务活动4000余节,受益学生达5万余人。海口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石山中学开展了音乐特色课堂、劳动实践活动等多种课后服务。同时,建立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确保课后服务可持续开展。

  (作者系海南省海口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海口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中国教育报》2025年07月11日 第0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