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山大发布全球首个“月球镁环检测报告”

为深空探测选址等提供基础

发布时间:2025-07-15 作者: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车慧卿 来源:中国教育报

■科技新进展

  本报讯(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车慧卿)近日,山东大学发布全球首个“月球镁环检测报告”,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通讯—地球与环境》发表。

  山东大学这项研究聚焦的是月球背面一个神秘之地:南极—艾肯(SPA)盆地边缘的“富镁辉石环”。随着嫦娥六号把月壤样品从这个区域附近带回地球,科学家们终于第一次得以揭开这一神秘之地的真实面貌,确认它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

  该研究由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行星科学团队牵头完成,第一作者、山东大学博士后曹海军介绍,通过对返回样品的精细分析,他们发现所谓“镁环”物质其实主要是一种由斜长石(占比63%至67%)和低钙辉石(25%至27%)构成的亚铁苏长岩。这种矿物组合与月球南极—艾肯盆地的早期撞击熔融岩的成分差异明显,尤其斜长石的比例大大升高,说明在撞击事件之后,月壳物质大量混入(约61%至63%),经历了复杂的“重塑”,才形成今天这一富镁、富斜长石的特殊环形地质单元。

  这一发现为研究月球深部物质如何在巨大撞击下“翻涌上来”、如何重新混合并冷却定型提供了直接证据。更令人惊喜的是,这次研究还用拉曼光谱技术识别出了样品中多达16种主要矿物,发现其成分与月球正面截然不同。这种差异像是月球正反两面讲述的两段地质“成长故事”,为我们理解整个月球的形成与演化增加了新的线索。

  这份“月背检测报告”,不仅是首份对SPA镁环矿物组成的实物研究成果,更是人类首次以实物样品为基准,验证月球卫星数据的尝试。它为我们建立更准确的月球地质模型、研究月球深部结构、深空探测选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教育报》2025年07月15日 第0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