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河北沧州:建共同体推进幼小科学衔接

发布时间:2025-07-20 作者:本报记者 周洪松 来源:中国教育报

  “每到幼儿园大班第二学期,就有很多家长让孩子去学小学教育的内容,怎么都拦不住!”“别人家的孩子都学,我们家孩子不学,不就输在起跑线上了吗?”关于幼小衔接,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有着太多的焦虑和困惑。

  面对这些困惑,河北省沧州市教育局通过幼儿园和小学联合建设共同体,开展“幼小双向科学衔接”项目课题研究,让问题的顺利解决成为可能。

  主题研讨,摸准痛点难点

  沧州市教育局将幼小衔接作为重要民生问题之一,多次对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师、儿童及家长做细致问卷调查,组织多方座谈,进行专题研讨,摸准幼小衔接的痛点与难点。

  前不久,全市“幼小双向科学衔接”专题研讨会召开。与会专家认真讲解了国家关于幼小衔接的政策要求,强调幼儿园要进行入学准备教育,小学要进行入学适应教育,对教师、家长和社会层面普遍关心的“起跑线问题”“汉语拼音问题”“识字写字问题”等进行了明确回应。

  研讨会上,沧州市第二幼儿园和育红小学的教师第一次坐在一起进行教研,第一次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联起来研究,第一次组织幼儿园大班孩子和小学一年级学生一起上课,第一次由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双师”授课……

  沧州市第二幼儿园副园长郭丽娟动情地说:“我们一起研究、一起备课、一起思想碰撞,这样的共同体教研太有必要了!”

  “幼小如何双向科学衔接”“园本特色课程怎样建设”“将沧州地域教育资源融入学前教育课程”……如今,一项项课题研究让沧州的幼小衔接方向更加明晰。

  典型引路,组建发展共同体

  4月2日,“托举明天——沧州市幼小双向科学衔接共同体”正式启动。这个共同体由中心城区的凤凰城小学牵头,跨运河区、高新区、沧县、献县、盐山县5个县区,由7所小学和7所幼儿园组成,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和社区也加盟助力。

  你们一天有几节课?你们作业多不多?你们的区角玩具好玩吗?……除了园本和校本课程成果展示、入学适应教育情景剧、小学课堂常规演示,5所幼儿园大班孩子与凤凰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有话对你说”互动对话也非常鲜活。

  “双向奔赴,搭建桥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沧州市教育局主管领导崔增录对这项举措如此评价。

  在今年沧州的教科研年会上,“幼小衔接联合发展共同体”建设项目被确定为全市推动的重要项目。利用“沧州网络研修会客厅”这一全市教科研公益平台,专家讲座、优质课例、研讨沙龙、经验分享等活动被快速传播到基层。

  各县(市、区)也迅速行动起来,泊头市率先组建了由第一幼儿园和实验小学等7个单位组成的共同体。随后,海兴县第三幼儿园和育红小学,运河区南陈屯镇2所幼儿园和3所小学……幼小衔接共同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精准服务,优质教研直抵基层

  如今,在沧州,邻近的幼儿园和小学互相开放,幼儿园孩子走进小学校园及课堂,成了幼儿园和小学携手共建的新常态。

  为了给予幼儿园和小学精准的帮助,沧州市教育局持续推进针对城镇的“教科研精准服务”和针对农村薄弱幼儿园的“教科研惠农工程”及“沧州教育名师团乡村行”行动。

  沧州市教育局动员全市专兼职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河北省特级教师等优秀骨干教师,走进农村幼儿园、小学,走到教师身边。他们通过现场观摩、研讨沙龙、现场执教、培训讲座等形式为教师答疑解惑。同时,市教育局还根据小学及幼儿园教师的“教研需求订单”,让送教、送培、送研更具针对性。

  “这样的名师我们喜欢。”“这样的专业引领接地气、有成效、很解渴!”对这些教研活动和面对面培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和教师们用最朴实的语言点赞。

  凝神聚力谋发展,多措并举向未来。通过“幼小衔接联合发展共同体”这种双向奔赴,目前在沧州,构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生态已逐渐成为现实。

《中国教育报》2025年07月20日 第0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