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
本报讯(记者 张欣)近日,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2025届毕业生小黄(化名)迎来了一件喜事。在学校的帮助下,她签约入职百色市平果第三高级中学,实现了就业梦想。
原本,小黄面临着就业的多重挑战:家庭经济困难,性格偏内向;职业目标模糊,竞争力相对不足。广西师范大学经过“三级筛查”,确定小黄为重点帮扶对象,将她录入“一生一档”数据库,并量身定制就业辅导方案。得益于这套持续跟踪、动态调整的帮扶措施,小黄的状态逐步改善,求职能力显著提升。
在毕业季,为破解“识别难、提升难、匹配难、保障难”等问题,广西师范大学创新构建“五精准五赋能”全链条就业帮扶工作模式。针对重点群体毕业生建立“三级筛查+动态跟踪”机制,通过就业意向调研、心理测评、辅导员访谈等方式开展“地毯式”摸排,形成经济困境、学业困难、能力短板、心理状态等维度帮扶“一本账”。
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辅导员莫志凤介绍,方案精准聚焦学生职业意向与专业背景,广泛收集筛选招聘信息,精准推送岗位,助力学生参与相关就业培训;多管齐下解决实际困难,为学生提供校内勤工俭学岗位以缓解经济压力;针对学业薄弱环节,安排专业课教师进行“一对一”辅导;定期开展心理调节,帮助学生增强自信。
不仅如此,广西师范大学还建立了校领导联系学院制度,带队深入二级学院开展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专项调研,精准“把脉”帮扶需求。学校专门设立“困难毕业生就业专项基金”,近3年累计发放求职创业补贴120多万元,惠及学生8187人次;面向重点群体设立勤工助学岗位200余个,累计发放毕业年级家庭经济困难群体助学金1777.11万元,资助5441人。
数据显示,广西师范大学通过系统性构建并深入实施“五精准五赋能”全链条帮扶模式,近3年困难群体毕业生平均去向落实率稳步提升至91.6%。
《中国教育报》2025年08月08日 第01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