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发布时间:2025-08-07 作者:寇鹏飞 来源:中国教育报

  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刻认识作风问题的本质和核心,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表明了我们党刀刃向内的勇气、正视问题的自觉和永葆先进性的决心

  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一条重要经验。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将抓作风作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着力点,多措并举管党治党,党的自我革命取得重要成就。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刻认识作风问题的本质和核心,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表明了我们党刀刃向内的勇气、正视问题的自觉和永葆先进性的决心。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党性与作风密切相关,党性是根本,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的外在表现。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党性不强,必然导致作风涣散,许多腐败问题往往始于作风滑坡。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以上率下带头抓作风,明确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问题。以坚定理想信念教育、践行根本宗旨、加强党性修养为重点,从小事抓起,从整治“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等具体问题严起,以“小切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以徙木立信之举实现时代风气之变,党风政风焕然一新,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有力作风保障。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表明,只有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破“四风”顽疾,才能确保作风建设取得实效。

  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党员干部的作风是否务实、清廉、担当,直接决定群众对党的信任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本质上是脱离群众、背离人民立场的表现。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彻底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踏实走好群众路线,将作风建设作为密切党群关系的生命线。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注重结果导向,以人民群众满意度为衡量作风成效的标准。通过蹲点调研、解剖麻雀,精准把握群众需求,防止作风整改走过场。通过抓作风,不断清除损害党群关系的积弊,激浊扬清、扶正祛邪,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推动党群、干群关系持续向好,党员干部以扎实作风赢得了群众信任。

  要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这一重要论述告诉我们,风腐交织是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同根同源,许多腐败分子都是从作风松弛、纪律涣散开始,逐步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因此,抓作风建设是反腐败的“前置防线”。新时代的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坚持将纠“四风”与反腐败一体推进,既“由风查腐”,防止“以风盖腐”,深挖不正之风背后的腐败问题,又“由腐纠风”,细查腐败背后的享乐奢靡等作风问题。通过以零容忍的警醒、一查到底的力度严惩腐败,既打“老虎”,又拍“苍蝇”,使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充分体现了党的自我革命的系统性和协同性。

  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体制机制层面进一步破题,为作风建设形成长效化保障。”作风建设离不开制度约束。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健全作风建设制度体系,将作风建设的有效实践上升为制度规范,不断织密制度笼子,又强化制度执行,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如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党员干部划出“负面清单”,使作风要求成为“硬约束”;《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把作风建设的要求固化为制度规范,形成长效机制。同时,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重拳打击、露头就打、反复敲打,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运用大数据监督“隐形变异”问题,提高了作风治理的精准性。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表明,作风建设只有融入制度治党,才能确保自我革命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一条重要经验。这条重要经验体现了我们党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的政治智慧,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形成了标本兼治、系统施治的治理逻辑。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我们要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继续常抓、细抓、长抓作风建设,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作者系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中国教育报》2025年08月07日 第0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