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山东诸城以集约化、数字化推动乡村教育发展

从五十多名“回流生”说起

发布时间:2025-08-16 作者: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郭良 冯玉玺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本报讯(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郭良 冯玉玺)“短短一个暑假,36所校园升级改造!”近日,山东潍坊诸城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邱世峰告诉记者,诸城教育系统抢抓暑假窗口期,投入2000多万元对36所学校,尤其是乡村学校改造提升,并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结构,全力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

  诸城市昌城镇昌城学校小学部学生张子涵,再也不用家长每天往返市区30多公里接送了。因为一家人看到了昌城学校的变化,上学期已转回这所家门口的学校上学。近4年来,像张子涵这样“回流”到昌城学校的学生,已有50多人。原先的乡村薄弱学校,怎么变成了如今的“香饽饽”呢?

  “学校蝶变的背后,是诸城市以教育‘强镇筑基’为抓手和支点,撬动乡村教育变革发展的生动实践。”昌城学校校长刘信友介绍。

  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诸城市在2021年《山东省教育强镇筑基行动实施方案》出台后,大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四改”和“五项全覆盖”行动,投资2.1亿元用于提升乡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优化学校布局结构,打开乡村教育新局面。

  “昌城镇、相州镇先后入选山东省强镇筑基试点镇,枳沟镇、石桥子镇等多个乡镇成功跻身潍坊市强镇筑基试点镇,集聚起诸城乡村教育全面起势的蓬勃力量。”邱世峰介绍。

  这样集约化布局的破局之道也体现在诸城的整体改革当中:近5年来,诸城针对农村地区生源减少和城区师资缺乏的实际,撤并整合小规模学校,让3285名学生转入资源整合后办学条件和质量更好的学校就读。

  教育数字化改革,则是打开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大门的另一把钥匙。诸城市相州镇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王世刚以“数字赋能、创新引领”为主线,先后建成云端教室、数字化教室、教育大数据研究中心,该校先后成为潍坊市数字化赋能乡村教育试点学校、潍坊市智慧校园。

  这一案例是近年来诸城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工程的一个缩影。今年,诸城将投入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专项资金1000余万元,进一步推动城乡教育数字化建设提档升级,实现城乡孩子“教育共富”。

  “当前,我们正在统筹考虑生育政策调整、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等因素,持续科学合理调整布局乡村中小学,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强化数字赋能教育改革发展,激发乡村教育活力,努力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邱世峰说。

《中国教育报》2025年08月16日 第0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