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蒋颖妍 记者 刘盾)最近,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道甘棠村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教师”。
暑期,热浪正盛。“孩子们放假离校了,家长们的安全课开始了。”在番禺区市桥实验小学副校长何锦丽看来,安全教育不能“放长假”。学校主动组织家委会成员和相关领域专家,组建社会流动课堂,将急救技能、网络安全、防诈骗等实用知识,送到学生的家门口。
“现在手机和电脑会自动弹出很多窗口,随意点击会有什么后果?”市桥实验小学家委会主席黎艳芬配合专家,用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分析网络安全陷阱。一些家长原先对五花八门的网络安全问题不太在意,在接受多次安全教育后,提高了警惕性。
这是番禺区开展暑期安全教育的生动片段。番禺区教育局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强化家校联动等措施,织密学生暑期安全防护网,努力做到安全教育“不断线、常提醒、能落地”。
“在区委、区政府统筹下,我区通过清单式工作指引,细化暑期安全教育,力求实现安全工作‘关口前移,预防为主’,形成区委、区政府、职能部门、镇街、村居‘五位一体’协同育人教联体。”番禺区教育局副局长陈燕专介绍,暑假来临前,番禺区教育局组织召开了教育系统安保工作培训和暑期安全部署会议,围绕防溺水、交通安全、心理健康、网络安全等重点领域,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让区内学校有标准、有抓手。
“安全教育不是学校的‘独角戏’,这需要多部门协同作战。”番禺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番禺区注重联动公安、消防、应急管理等多个部门,通过法治副校长入校宣讲、普及自然灾害防范、建设安全教育资源包等方式,努力在暑期为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提供专业支撑。
市桥实验小学就与广州市公安局番禺分局桥南派出所、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番禺大队七中队紧密合作,通过案例讲解、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在“真听真看”中增强自我防护能力。在暑期散学典礼上,桥南派出所一线警官邓辉作为市桥实验小学法治副校长,结合身边的溺水、交通安全事故等真实案例,教学生们识别安全隐患、辨认危险标识,为学生们演示应对技巧,并将防溺水、交通安全等知识融入具体场景。
“邓警官讲的都是我们身边真实发生的案例,这比空洞的说教更让学生们深受触动。”何锦丽说,为预防学生暑期溺水,桥南派出所还成立防溺水专班值班制度,一线民警定期前往容易发生溺水事件的危险水域开展巡查工作。
校家社协同开展的安全教育,正改变着番禺区学生的意识与行为。“有一次我带孩子去郊外河边,孩子就提醒我在水边跑步易滑倒落水,并拉着我往后退。”天韵小学学生家长蔡女士欣喜地说,学校的安全教育并非停留于口头宣讲,而是融入了孩子的日常生活。
《中国教育报》2025年08月23日 第01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