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新学期,中小学幼儿园将有哪些新变化

发布时间:2025-08-29 作者:本报记者 林焕新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又到一年开学季。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正式实施,教育部扎实推进中小学校园餐、教辅、校服三项整治工作和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事关基础教育领域的多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新学期,中小学幼儿园将有哪些新变化?记者总结了几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

  免费

  “每月保教费、伙食费再加上兴趣班、材料费等各类费用,加起来超1000元。学前一年免费,单是保教费这一项减免,全年就能为家里节省近1万元开支。”家住广州的王女士说,她的孩子正在一所公办幼儿园就读,“省下的费用既能给孩子添些绘本、教具,也能减轻家庭日常开支压力。”

  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明确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对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预计今年秋季学期将惠及约1200万人。

  记者了解到,2024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92%,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下一步,财政部、教育部将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支持和引导地方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关键词二

  传承

  2025年秋季开学,义务教育语文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新增一篇课文——《天上有颗“南仁东星”》。

  南仁东是“中国天眼”(FAST)的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课文由作家王宏甲的长篇传记文学《中国天眼:南仁东传》改编而成,讲述了南仁东如何从一个痴迷星空的孩子成长为让世界瞩目的科学家的故事。

  据教育部教材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南仁东形象进入语文教材,体现了科学家精神的延续和发展,是对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国家战略的有效呼应。南仁东主持建造的“中国天眼”是我国新时代重大科学成就的突出代表,他的故事能让青少年直观感受到国家科技事业的飞速发展,从而建立起基于伟大成就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据介绍,义务教育语文统编教材中,八年级还新增《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一文,二年级新增《去外婆家》《数星星的孩子》《快乐的小河》,三年级新增《香港,璀璨的明珠》《一定要争气》。义务教育历史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充实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相关内容。

  关键词三

  规范

  在湖南省安化县职业中专学校食堂,每种蔬菜都有专属“身份证”,扫码即可查看农残检测报告。全县大宗食材集中统一采购的冷链配送车已全部装上定位系统,可随时查看车辆配送轨迹。

  今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的通知》,进一步清理整治违背教育规律、侵害群众利益的办学治校行为,深化整治中小学“校园餐”、利用征订教辅及购买校服谋利等侵害学生及家长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一年来,教育部打出一套标本兼治的组合拳,推动基层教育生态持续净化,让教育惠民政策真正落地见效。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截至目前,在校园餐管理方面,全国中小学食堂供餐率达70.75%,自营食堂占比85.24%,“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98.5%,17个省份实现全覆盖。在斩断教辅征订利益链方面,90%以上的省份已划定纪律红线。山西为180余万名学生提供免费教学资料1200万册,节省家庭开支6600余万元;广东在珠三角地区实现义务教育教辅全免费,正逐步向全省推广。在规范校服采购方面,教育部印发《全国中小学利用购买校服谋利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31个省份全部制定省级实施方案,29个省份出台省级管理办法。四川省推行“校服管理信息化+家长全程参与”;浙江省温州市建立“企业黑名单”制度,有效遏制“以次充好”“强制购买”等问题。

  关键词四

  安全

  在广州,每到开学季,中小学就有一场特殊活动——法治副校长讲授“开学法治第一课”,通过以案说理、以案释法、课堂讲解、主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为青少年上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

  放眼全国,今年以来,教育部指导各地各校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学生欺凌防治、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在校园安全管理方面,北京、河北、甘肃等地因强降雨受灾地区学校倒排工期、压茬推进做好重修重建工作,确保受灾地区学生能够如期开学;天津市深化落实“护学岗”等机制措施,携手各方群防群治力量,全面加强学校内部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和秩序维护,全力开启新学期“护学模式”。

  在学生欺凌防治方面,内蒙古建立13个部门协调机制,成立全国首个省级学生欺凌防治研究中心,通过“一年试点、两年推广、三年普及”逐步推广欺凌干预项目;重庆市开发“法治·莎姐守未”数字化应用场景,整合20余个部门数据,实现学生欺凌防治协同管理。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山东德州引入专业测评平台为55.8万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筛查重点关注对象3000余人,实行追踪管理;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构建班级“心理委员”工作体系,提升教师科学“育心”能力。

《中国教育报》2025年08月29日 第0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