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综合高中建设,有利于破解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近日,湖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开展综合高中学校建设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全省正式启动综合高中学校建设试点工作。《通知》根据湖南高中阶段学校发展实际,从试点范围、试点数量、试点条件、试点申报程序、招生录取工作、教育教学管理六个方面规范全省综合高中学校建设试点工作。这是湖南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省域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融合发展的重大举措。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综合高中试点作为一种融合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的新型办学模式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包括湖南在内的全国部分省份都在积极推进综合高中试点工作,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选择。这将有利于破解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综合高中有利于打破高中教育分轨制教育模式。综合高中集中不同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学生共同学习,能实现改机构分流、校际分流为校内分流;同时,因兼具学术性教育和职业教育两项职能,能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升学导向课程和就业导向课程。可以说,综合高中有利于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并充分体现教育公平。
综合高中是实现职普融通的重要路径。在教育强国建设进入蓄势突破、全面跃升的关键阶段,综合高中融合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对落实职普融通发展战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综合高中融合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能够延后职普分流。这既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又能缓解家长对职普分流的焦虑,还能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公共服务质量,是应对学龄人口变化、服务人口发展战略的积极举措。其次,综合高中为学生增加了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选择机会,让学生在高中阶段有机会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为学生提供了学术性和职业性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再次,综合高中能为高等院校输送有扎实文化基础的高中学生,一定意义上实现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职普跨学段融通。这不仅能有效满足初中学生接受高质量高中阶段教育的迫切需求,也有助于解决当前普通高中学位不足和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短缺的困境,更有助于职业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与高等教育对口衔接。
综合高中是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必然选项。综合高中建设的推进,不仅有利于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还能为高中阶段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随着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等创新机制的逐步建立完善,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之间的壁垒将被打破。在综合高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发展规划,自由选择课程和学习路径。这种灵活的教育模式,不仅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通过课程互选,学生可以在普通高中课程和职业教育课程之间自由切换,拓宽知识面和技能范围;通过学分互认,学生在不同课程中的学习成果都能得到认可,这将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通过资源互通,学校之间的师资、设备等资源得以共享,有助于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办好综合高中学校是高中阶段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应坚持目标导向,探索构建既注重学生文化基础,又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支持学生自主选择升学渠道的育人新机制。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围绕办学模式、课程体系、招生制度、学籍管理、师资队伍、考核评价等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同时,各地要结合区域教育发展实际,着力探索构建中职学校、普通高中或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联合办学的办学模式,完善办学标准,着力探索构建职普融通课程体系。
(作者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教育报》2025年08月29日 第02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