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园长巡班既是确保班级日常管理规范、保障幼儿安全、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也是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过程性质量”要求的关键举措。但巡班也有高效、无效、反效的差异,科学且艺术地巡班才能起到积极效果。
从“问题式巡班”到“欣赏式巡班”
园长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巡班是一种积极的管理方式,能够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曾经,我总是带着找问题、纠错误的目的去巡班,批评教师这里不对,那里不好。有一年期末,幼儿园开展教职工评园所活动,结束后,主持人告诉我说:“老师们问,你以后能不能不要总是给大家找问题,搞得大家都没有信心了,其实大家做得也不是太差。”后来,我改变了找问题的巡班方式,而是以欣赏的眼光去巡班,尽力发现教师为提升保教质量而做出的一些小举措、小创新,尤其关注那些平常表现不那么突出的教师,及时给予肯定、鼓励,或拍照发到教职工群里点赞等,让教师感受到园长的尊重与认可,从而激发他们的成就感、效能感。如果发现问题,则采用“3优1缺”的方式,先肯定教师3个优点,再提出1项建议,在欣赏的同时温和地提出改进措施,帮助教师更好地成长。
通过“欣赏式巡班”,园长不仅能发现教师的闪光点,还能为教师和幼儿的成长提供支持,营造充满正能量的教育环境。
从“阐述式巡班”到“倾听式巡班”
从“阐述式巡班”到“倾听式巡班”的转变,体现了幼儿园管理从“权威主导”到“以人为本”的变化。从教研组长成长为业务园长再到园长,我有较强的专业自信,因此,刚任园长那几年,我在巡班中就像一名演讲者,走到哪里就说到哪里,不仅不给教师“说”的机会,还常常否定他们的想法。慢慢地,我发现当我需要教师说的时候却没有人说了,有时甚至“点兵点将”也没人说。后来,我私下问了几位教师原因,她们说:“你常常都不听我们说,我们自然就不想说、不敢说了。”由此,我开始反思自己,并在巡班过程中改变单向输出建议和要求、以自我为中心的权威方式,转而主动倾听多方声音,理解、共情教师的实际困难,尊重、接纳教师的个体差异、发展差异。
巡班是园长倾听教师的最佳时机,在教育现场结合实际进行倾听,既能理解教师的教育行为、具体做法,还能缓解在办公室等正式场合谈心谈话给教师带来的紧张与焦虑。通过“倾听式巡班”,变“多说”为“多听”,将话语权适时让渡给教师,园长可以实现从听见声音到听懂需求、再到听出智慧的转变。
从“指导式巡班”到“研讨式巡班”
从“指导式巡班”到“研讨式巡班”,强调园长与教师平等合作、共同反思与专业成长,体现了园所管理从“单向评价”向“双向对话”的转变。曾经,我把巡班作为指导教师的重要途径,看到班级的环创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就会直接告知调整方式,看到游戏区里材料不够丰富也会直接开增添清单。这种做法可能会取得短期成效,但长此以往就会发现,当园长不去“指导”时,同样的问题依旧存在,教师已成为“被动执行者”。因此,我不再把自己作为高高在上的“指导专家”,对教师发号施令,而是以“合作研究者”的身份和教师进行随机讨论,共同探讨教育现象背后的原因与策略,基于教师的实际情况,引领他们主动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他们自主成长。
通过“研讨式巡班”,园长与教师从“检查—指导—整改”的机械循环转向“发现—探究—创新”的深度互动,真正实现了以巡班促研讨、以研讨提质量的良性发展。
(作者系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城北幼儿园园长)
《中国教育报》2025年09月07日 第02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