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的泼水节活动。 学校供图
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舞蹈社团的学生用废旧物品制作成服装道具。 学校供图
“Hello!带着你的梦想来。”这是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以下简称“十一龙樾”)写在校门口的一句话。在这里,师生们更愿意将自己的学校描述为一座“未来小镇”——开放、好玩、自由、创造。的确,在小镇里只需稍稍停留几分钟,便能感受到学生身上那种扑面而来的蓬勃的生命力,感受到流动在空气中的能量与活力。
教育就是生活本身。小镇“镇长”王海霞校长说,建校十年来,学校一直在致力于打造心理友好型育人生态系统,通过促进式学习支持系统、伴随式成长支持系统、全景式自我治理系统的构建,探索最适合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从而让学生有归属感,给师生提供一个充满乐趣和梦想的、不断发现和成长的地方。
1
让校园环境和资源更友好地支撑学生学习
清晨,伴随着轻快、活泼的乐声,小镇一天的学习生活开始了。这悠扬、动听的旋律听起来有点新奇,又有点熟悉。原来,这些上下课铃声均由学生原创,是学生音乐课的作品,经官方公号投票选出。
“脚鼓的渐入让音乐的律动增强,我还添加了吉他、弦乐延音和铃铛,让每个声部合在一起更加和谐。”作品被选为本学期上课铃声的初二学生黄悉月如是介绍。
把学科知识转化为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在小镇真实的生活场景里落地,让校园环境和资源更友好地支撑学生的学习,是十一龙樾促进式学习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下,单纯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初中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对社会的好奇,尽可能地让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这样才能激发创造力。”十一龙樾课程研究院院长胡志丹告诉记者。
学校的下沉庭院设计、小镇农场、鱼塘、动物养护等,均与学科课程相结合,由学生深度参与。同时,各学科还设计了真实学习任务,如公路测速数据分析、社区垃圾分类督导等,进行社会化场景嫁接,而教师则通过提供学习资源和理论指导,帮助他们优化和完善解决方案,实现学生知识学习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根据青春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基于每个孩子的基础能力和自身的优势、兴趣,学校历经十年努力,构建起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的课程体系,赋予学生选择课程的权利,设计了200多门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使得课程设计更贴合学生自身的认知发展曲线。
学校的教师们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课程要帮助每一名学生找到兴奋点,让孩子感受到自主和胜任,从而激发他们的最大动力。
同时,学校把所有学习资源放在相关教室,让传统教室实现集体学习、个性化辅导、动手实验、活动展示、网络学习等八大功能。在师生共同参与下,十一龙樾完成了28个生活化教育场景、72个多功能学习工作室的创新构建,给学生提供了心理友好的空间支持。
一名家长感慨:“十一龙樾并不是笼统地作为一所学校存在,而是由一个个鲜活的孩子和教师组成。”
相关研究显示,一个令人放松的、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可以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学业体验,影响着学生们的精神健康以及自尊。“我们把资源放在离学生最近的地方,学习空间的重塑不仅赋予学生主人翁的参与感,更传递包容差异、鼓励表达的价值理念,校园空间成为学生充满归属感和自豪感的成长见证载体。”十一龙樾副校长高则一说。
2
伴随式成长支持系统为学生提前撑起“小伞”
“猜猜我是谁?”教师节前,十一龙樾的初一年级组设计了“我的B面人生”的活动。邀请教师们写下如果不当教师自己可能从事的职业、下班后的“回血”方式、爱好等,然后制成海报,贴在教室楼道内,请学生们在海报上写下教师的名字,最后以教师照片的形式揭晓答案。教师主动向前走一步,无形中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良好的关系网络是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一些困于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更需要个性化的贴心指导和帮助。为此,十一龙樾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支撑,构建起了伴随式成长支持系统。
“一个就是全部,包容才有可能。”长期担任十一龙樾教育教学顾问的何宏涛老师说,学校探索个别化教育,旨在了解每一名学生,关注和记录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足迹。这种关注既包括学生的学习品质、学习现状,还包括同伴关系、家庭关系、成长经历、情绪心理等。
学校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在离学生最近的地方设立学生成长责任中心,在贴近学生日常的场景中构建全方位支持基站。组建了由学科教师、生涯导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构成的支持团队,学科教师侧重学业指导、生涯导师提供发展规划建议、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负责情绪疏导,三方协同制定个性化支持方案。
“我们会根据每个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需要,随时成立个性化的学生成长责任中心,就像雨要来了,提前撑起小伞,我们不会让问题发酵,而是前置性地做一些引导。”教师田华丽说。
这种伴随式成长支持还包括给学生提供更多工具和脚手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纾解情绪,学校还推行成长合伙人机制,组建跨年级的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学校创设了情感盲盒交换站、优点轰炸墙等互动载体,鼓励学生表达情感、发现他人优点,营造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氛围。
为了学生身心更好发展,十一龙樾还开设了一系列主题实践课程,其中就包括“龙樾三礼”:初入学时的成长礼,进行入学教育的相关培训和调适,帮助学生更好融入小镇;初二年级的青春礼,徒步沙漠,挑战自我极限;初三年级的毕业礼,学会告别,迎接未来。
在日常教育层面,学校开发涵盖12个主题的青春成长系列课程,该课程从学生的发展规律出发,绘制学生初中三年的成长需求轴,围绕情绪调节、实践管理、减压等学生的典型困惑和问题展开。
“我们通过升旗、班会、学生活动等多种途径来开展青春成长系列课程,其实施的主体不仅仅包括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包括年级主任和导师,是一个全员育人的思路。”十一龙樾心理健康教育负责人郭城说。
3
全景式自我治理系统为每名学生装上“发动机”
草坪音乐节、汉服归来、宋韵文化体验、集市……十一龙樾的“小学段”活动是学校活动的金字招牌,也是每年春天学生们最为期待的节日。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学生们可以参与涵盖多学科的游戏、竞赛、实践等多种形式的青少年成长挑战活动。
意义感的缺失是青春期学生成长的痛点。建校之初,十一龙樾就结合学生成长特点,着力构建全景式自我治理系统,试图为每一名学生装上内在的发动机。包括“小学段”在内的多种活动便是这种自我治理的外显化,帮助学生启动自我发展系统,有方向地规划自己以后的成长道路。
学校努力打破传统管理模式中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服从的格局,推动管理主体多元化、决策机制民主化、文化建设共创化。
为此,学校建立了包括星空学院、慧谷学院、格调学院在内的五大学院,分别聚焦自然科学、人文社科、艺术教育等,下设相关社团,均由学生自治,混龄管理,通过真实化的项目运作,为学生提供多元实践场景。
“我们还构建了学生代表大会、学生自主管理学院、共青团、少先队、社团联合会五大组织,学生可就食堂菜品、校服设计等30余项校务直接提案,也可以参与卫生监督、活动策划等管理事务,共青团与少先队创新价值观引领路径,使得学生真正成为真实生活的参与者、创造者。”十一龙樾德育负责人苏嘉欣说。
为了使决策机制更为民主,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学校落实实践课堂,构建了“倾听诉求、解决问题、提供机会、培养责任”的育人闭环,还通过“十事实办”、校长有约、校园机会榜、志愿服务平台,引导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实现价值认同与责任担当。
说起文化建设共创,不得不提及毛绒公仔“陈国强”。这是学校的第一个吉祥物,是一只太白华阳龙。其名字中的“国强”来自2019年的开学典礼主题“通信鉴国强”,它的陈姓是由一名优秀毕业生从全体师生名单里随机抽取的一个名字决定的。在“陈国强”之后,学生们又陆续创作出了以学校两只宠物猫为原型的“片片块块”、守护饮食健康的“牛大壮”以及碳原子“嘿嘿”等吉祥物。
“我们建立了‘学生主导+教师赋能’的文化共创机制,紧跟流行趋势,结合国风、二次元等元素设计年度吉祥物,通过文创产品、校园活动来传递责任、创新等价值观。”十一龙樾校团委书记张一名说。
“十一龙樾创新性地构建了心理友好型育人生态系统,形成了从预防到发展、从个体到生态的全方位育人新模式,为破解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北京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方中雄如是评价。
专家点评
让学习成为超值体验
谢维和
在我对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的印象中,特别是与王海霞校长的交流中,她根据当前初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需求,精心构建的具有针对性与个性化的学生学习链与培养链,是一个非常有教育意义的亮点。这种学习链与培养链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学校整体环境的设计与营建,各种凝结着发现问题、动手解决的实践智慧的作品,深受学生喜爱的游戏化的学习任务和跨学科学习项目,以及体现素养维度与节奏的过程性评价方案等,让学习成为了超值体验,使学生在探索中获得成就感,持续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在这种学习链与培养链的构建中,非常符合教育规律且体现创新的是学生们主动参与学校治理的实践探索。校园中,学生展现出了阳光自信的风貌与强烈的主场意识。他们在“校长有约”午餐会上手持调研报告,从容提出食堂餐线改进建议;通过“十事实办”参与校园改造;以学院制自治运营社团,在混龄协作中锤炼领导力与责任感……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学校促进式学习支持系统、伴随式成长支持系统、全景式自我治理系统的有效运作。它不仅激发学生内在动机,更构建起温暖而有力的支持网络,真正让每一名学生的青春绽放光彩。
十一龙樾的实践充分反映了新时代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的要求,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了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的创新范式。
(作者系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教育报》2025年09月19日 第06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