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淬炼青春本色 厚植爱国情怀

——各地各校强化国防教育、开展特色军训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5-10-09 作者:本报见习记者 徐一凡 来源:中国教育报

  “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夜色为幕,哈尔滨工业大学2025级3000余名新生身着迷彩服,喊着响亮的口号,与杨靖宇支队官兵代表一起完成14公里拉练。

  今年9月,在以“弘扬抗战精神 共筑国防长城”为主题的全民国防教育月中,各地各校军训工作如火如荼,校园内外营造出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浓厚氛围。

  绽放国防教育“五色花”

  军训是锤炼品格、砥砺初心的重要实践,更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国防教育课。

  “有一位战士,他用一生诠释了‘听党话、跟党走’这六个字……”舞台剧《传承之听党话》讲述了革命战士张川的故事,这是青岛市开设的“铭记烽火岁月,传承红色血脉”国防教育情景课。山东省将沂蒙精神、胶东红色文化等本土资源融入军训,通过舞台剧、微电影、情景朗诵等形式沉浸式再现革命历史,增强学生国防意识。

  大中小学,天南海北,多地学校充分挖掘与整合本地资源,形成品牌项目,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学校国防教育实践路径,让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实践在祖国各地“绽放”。

  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第三小学,一张“孙吴少年军校”的牌匾熠熠闪光。以军校课程为中心,以挖掘文化资源、开展军校活动、探索评价机制为路径,“一中心三路径”的红色教育格局让学校在打造“红色基因+国防教育”育人体系中找到了准星。

  走进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振华中学,翻阅《铸国防利剑 振中华国威》校本教材,参观军工产品展室与文化长廊……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构成可触摸、可感知的国防历程,为学校构建特色国防教育体系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天朗气清的大别山,全国唯一因陵建校、以校护陵的一所中学矗立于此: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今年暑期,本该宁静的学校里人声鼎沸,学校专门举行了一场考取军校的毕业生欢送仪式。依托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等红色资源,学校实施“长城计划”联合培养机制,积蓄强军后备力量。

  点亮国防教育“科技梦”

  骄阳里挺拔的身姿,操场上回荡的嘹亮军歌,是一份独属于青春的磨砺与绽放。

  模拟战场上,硝烟弥漫,机器狗身扛炮筒穿梭其间,这颇具未来感的一幕来自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的军训现场。以“科技赋能国防”为主题,机器狗、无人机、装甲车、突击车等装备齐聚军训现场。在综合战术环节,特战队员携无人机进行渗透侦察、定点爆破,让学生全面体验信息化条件下的攻防对抗。

  科技赋能与实战训练让国防教育“加速起飞”。

  多所高校在军训中增加“科技感”:北京联合大学在军训中新增红蓝对抗、仿生狗竞赛、模拟射击、军事定向等8个项目,将智能装备操作、战术推演等现代军事元素融入训练;兰州交通大学在军训中引入“激光模拟射击”科目,每人配备10发电子模拟子弹,需在60秒内完成“举枪、瞄准、击发”的连贯动作;黑龙江省多所高校引入VR战术模拟系统,开展模拟射击,提升训练安全性与沉浸感……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通过系统规范的军事训练和丰富全面的主题教育,各地各校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防教育体系,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国防意识,更淬炼了青春本色,培养了爱国情怀。

  国防教育打出“组合拳”

  众擎易举,国防教育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合力支持。军训工作中,各地普遍通过加强军地协作联动,增强制度保障,推动学生军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运行。

  安徽省教育厅与省军区战备建设局等部门密切协作机制,出台相关文件,系统构建国防教育工作格局。

  2025学年计划动用近1.2万人次承训力量,实现对71.7万名学生的全覆盖军训……重庆市建立市教委、警备区战备建设局、驻渝部队等多方协同的高位推动机制,做到“错峰施训、应训尽训、不漏一校”。

  纲举目张,执本从末,国防教育工作的改进得益于科学规范的制度与法规约束。由普及普训向分类指导转变、训练模式由集中训练向多法并举转变、承训教官由战区派遣向多级配合转变、训练内容由单一重复向实效高效转变……天津市为推动学生军训实现“四个转变”,先后制定30多个法规文件,让工作方向扎实可感。

  在广东湛江,军训教官们为能够“持证上岗”经历着层层考核。湛江军分区根据优先思想作风过硬、优先具备军训经验、优先技能水平达标的“三优先”原则选拔教官,背后是广东省不断提升学生军训质效、严格督导军训教学力量的考量。

《中国教育报》2025年10月09日 第0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