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教育智库:教育强国建设的智力支撑

发布时间:2025-10-16 作者:文少保 来源:中国教育报

  当前,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智库需要开展前瞻性的教育政策研究,为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提供科学、专业的智力支持。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周洪宇和温州大学教育学院付睿合著的《全球知名教育智库概览》,总结国际经验、研究国内案例,进行历史比较和国际比较,力图为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建设提供“全球经验”。

  教育智库是专门开展教育政策研究的组织,通过储备性教育政策研究,生产教育政策知识,产生教育政策思想,为解决重大教育问题提供教育政策主张和对策建议,并通过知识扩散影响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我国教育智库要融合全球经验与本土实践,以政策知识生产推进国家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致力中国研究,具备国际视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教育智库要扎根中国大地,立足国情和教育实情,直面重大教育问题,以实证研究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为教育决策提供智力支持,这是我国教育智库发展的立足之本。同时,要拥有国际视野,善于借鉴国际经验,积极参加国际教育组织建设和会议,在国际媒体发声,将教育智库的政策研究经验推介到世界,传播中国教育理念,提升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

  聚焦教育问题,开展循证研究。以教育智库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研究对象,要有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这些问题与政治、经济、人口和文化等领域相关,是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获得第一手的真实数据,为政府教育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开展循证研究是提供前瞻性建议的关键。我国教育智库要为教育决策提供前瞻、科学的政策建议,就要开展循证研究。研究者需要提供研究报告、数据调查、个案研究等证据,助力教育政策制定者将研究知识转化为政策,以科学证据替代经验决策,促进教育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坚持研究独立性,增强协同能力。研究独立性是高质量政策知识生产的根本保证,也是智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其表现为:一是教育智库研究者要有家国情怀,认同智库政策研究促进国家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价值理念,把推进教育改革的远大理想与个人开展教育政策研究的抱负有效结合起来。二是教育政策研究不受资助方与社会舆论影响和干扰,以客观事实为判断依据。三是教育智库研究者能够真实公开研究观点,积极推介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观点。教育智库保持研究独立性与增强协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教育智库需要获得外界的资源支持,加强与政府、学校、产业界的联系,整合各方资源解决教育领域的重大问题。

  传播研究成果,引导民众舆论。传播研究成果是促进智库知识转化和提升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教育智库需要定期向政府教育决策部门递交研究成果,推动成果向政策转化,同时启发民众,引导教育舆论。

  (作者系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5年10月16日 第0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