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岛市聚焦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坚持体育先行、美育浸润、教医联动,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平台载体,构建起健康育人工作新生态。
坚持体育先行,持续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青岛市丰富课程内涵,严格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和阳光运动1小时,遵循小学基础期趣味化、初中发展期多样化、高中提高期专项化特点,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教学内容,定期开展体育学科教研和集体备课,全面提升课程质量;推动实施体育选项走班、中职学校早晚训等试点,不断满足学生兴趣和个性化需求。创新活动载体,支持各区市、学校延长大小课间时长,提升学生大课间质量,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社团活动,丰富课后延时服务体育要素供给,为中小学生提供多元化课后服务内容;每年举办市级阳光体育联赛13项赛事活动,约2万名学生参加市级比赛,带动百万中小学生参与班、校、区、市各级体育竞赛或运动。强化足球特色,加快推进新型足球学校建设试点,推动校园足球运动普及和提高。
坚持美育浸润,全面增强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推动美育课程刚性开设,积极探索艺术学科长短课、选课走班等教学改革,推动学校结合传统特色开发美育校本课程,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全员性美育活动常态化开展,坚持全员参与,完善班、校、区、市四级艺术展演机制,每年参加市级展演的学生人数超过2万;开展高雅艺术、馆藏美术作品进校园等普及推广活动,举办青岛高校大学生艺术节,推动大中小美育一体化发展。推动美育评价改革深入实施,全面实施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开展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艺术学科考试,完善市级艺术中考题库建设。推动教师教学及专业素养不断提升,不断提高全市艺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坚持教医联动,全面护航学生健康成长。实施学校卫生基础能力提升行动,推动各区市以多种方式配备学校专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健康教育副校长,2024年开展科普进校园讲座121场次、卫生专业技能培训4000余人次。实施学生视觉健康水平提升行动,推进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全市儿童青少年全学段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将近视防控知识纳入校(园)长、校医、教师培训计划,通过“家长大课堂”“青岛家校合作网”等多平台推送近视防控知识和科普视频,形成推动近视防控工作合力。一系列措施,有力促进了学生体质健康,近5年来,青岛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下降9.28%。
《中国教育报》2025年10月28日 第09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