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军团队
■参赛项目:
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与关键部件操作技能展示
■参赛院校:
东哈萨克斯坦技术大学
■参赛选手:
ISSAKANOV ILYAS,SHUNAKOV DMITRIY,KRYGIN ILYA,KAZANTSEV VLADIMIR
“很荣幸也很骄傲参加这次比赛,中国的汽车技术发展给第一次来中国的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会把在比赛期间练就的技术和经验带回哈萨克斯坦,助力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发展。”
在之前结束的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海外赛区的比赛中,来自东哈萨克斯坦技术大学的项目团队刚刚捧获中亚赛区的冠军奖杯。如今,他们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依托“鲁班工坊”的悉心培育,带着“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与关键部件操作技能展示”项目,又站上了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冠军总决赛的舞台。他们的身上,凝聚着哈萨克斯坦青年的智慧与活力,也闪耀着中哈教育合作结出的硕果。
2023年12月,在东哈萨克斯坦大学里,一颗名为“鲁班工坊”的梦想种子破土而出,为一群怀揣着汽车科技梦想的年轻人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前沿技术的大门。从这里开始,一支年轻的团队与中国的天津职业大学携手,开启了一段从学习借鉴到创新突破的征程。
他们的学习之路,始于无数个挑灯夜战的备赛过程:从高压安全规范到数据流分析,团队成员们克服时差,通过线上平台,如饥似渴地向远在天津职业大学的老师们请教核心技术;在实验室里对每一个模块、每一条线路进行反复测试与拆解,从设备的“使用者”逐渐转变为技术的“洞察者”,并最终萌生了创新的想法。
“7分钟”的生命通道——当他们了解到新能源汽车热失控后留给乘客的逃生时间极短时,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最终研发成功的“精准七级检测技术”,将热失控预警后的疏散时间延长至宝贵的7分钟,为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让技术“开口说话”——考虑到一线维修工程师的实际操作场景,他们创新性地引入了“语音交互系统”,这个充满温度的设计,让复杂的故障诊断变得直观、高效,极大地降低了技术门槛。
从实验室走向社会——团队已经开始利用他们的技术和设备,为当地社区提供新能源汽车的免费检测与科普服务,用所学知识回馈社会,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这支团队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合作与友谊的动人篇章。
“鲁班工坊”是他们梦想起航的港湾,而与中国伙伴的深厚情谊,则是他们一路前行的不竭动力。在合作中,中哈师生共同钻研、互相鼓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不仅是技术上的导师与学徒,更是追求共同梦想的战友。
如今,他们站在国际竞赛的舞台上,自信地展示着自己的成果,用自己的经历证明:当合作的桥梁架起,青春的梦想便能跨越国界,共鸣出最响亮的乐章。
[专家点评]
何小虎(大国工匠/航天数控车工):
东哈萨克斯坦技术大学参赛队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与关键部件技能展示项目中的表现,堪称国际职业教育的优秀范本。其作品没有停留在单纯的技能操作层面,而是精准锚定行业共性难题,展现了青年团队的技术视野与实践魄力。
该项目直击传统检测流程烦琐、热失控预警滞后、数据分析依赖人工等三大痛点,构建了一套软硬件协同的创新解决方案。团队研发的专用诊断台架,让诊断效率直接提升75%;创新的七维度探测与AI驱动的PPDT技术,不仅将热失控逃生时间延长至7分钟,更实现98%的诊断准确率;相惰耦合热控技术达成电池减重40%、能量密度提升15%的突破,智能故障诊断系统则彻底摆脱对人工数据分析的依赖,实现故障自动定位与维修方案推送。每一项技术指标的背后,都是对新能源汽车运维核心需求的深刻洞察。
参赛队的亮眼表现,不仅印证了其扎实的跨学科技术功底,更彰显了职业教育与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这套涵盖数据获取、融合预警、实时诊断的闭环方案,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式,也为各国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以赛促创”的优秀借鉴,值得行业广泛关注与推广!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15日 第03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