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中学学生参加庆国庆“故事巡游”活动。李细飞 摄
本报讯(通讯员 谭雄虎 谭思远 记者 阳锡叶)“注意行进方向,熟练后可尝试松开双手……”在湖南省汨罗市长乐中学新建的高跷训练平台上,非遗传承人李治国正悉心指导学生训练。
近年来,汨罗市教体局大力推进“非遗进校园”工程,在其推动下,长乐中学依托国家级非遗“长乐抬阁故事会”地域资源,在非遗传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往,该校开展“踩高跷”活动面临安全保障不足与教学效率低下的双重困境。为破解难题,长乐镇党委政府和学校投入10余万元,在长乐中学和中心小学分别建成专业训练场地。长乐中学的场地长50米、宽10米、高6米,设有3个训练层级、4条水平走道,可容纳50余名学生同时进行0.5米至1.5米不同高度的高跷训练。
“‘踩高跷’不仅是技艺传承,更是长乐人的文化记忆。”作为场地建设者和教学指导者,长乐上市街“抬阁故事会”会长黄亮说。训练平台彻底改变了依赖“一对一”搀扶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了系统化、规模化、常态化教学。“以前只敢踩矮高跷,经过平台训练,今年国庆我成功踩着1.5米的高跷走上了麻石街进行表演!”该校初二学生李可馨的转变就是一个生动例证。
长乐中学常务副校长李细飞介绍,长乐中学将对场地地面、防雨防晒设施和围挡等进行进一步优化,并补充服装、道具、锣鼓等配套资源,全面提升训练与展演的专业氛围。同时,“长乐踩高跷”校本课程已纳入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汨罗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永恒表示,将引导更多学校因地制宜,探索特色非遗项目与体育、美育的深度融合,推动全市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向体系化、品牌化发展迈进。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22日 第03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